• 53阅读
  • 0回复

上海足球队满载友谊而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7
第5版()
专栏:金边通讯

上海足球队满载友谊而归
展潮 张瑶
上海足球队到柬埔寨王国进行了十六天的友好访问。16日,他们满载着柬埔寨人民的深情厚谊向美丽的金边告别了。
在访问期间,上海足球队先后和柬埔寨的运动健将们进行了三场友谊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据柬埔寨体育总会的人说,这次门票共收入一百一十多万柬币,超过历史上卖座最高纪录一倍左右,是金边足球运动史上的一件盛事。
观众的热情是十分动人的。12月的金边,气温依然在摄氏三十度左右,但是炎炎的烈日并不能影响看球人的情绪,有些人为了占据一个较好的座位,甚至在球赛开始前四个钟头就到看台上去等候了。每一次,林卑球场内都挤得满满的,球场周围的短墙外也站满一层又一层的人群。不少人扶老携幼,举家来看球赛。许多外省的体育组织也特别派代表到金边来观摩。
柬埔寨的报纸把上海足球队在这里进行的比赛,形容为金边从未见过的友好的球赛,细致地描述了比赛过程中的友好气氛和那些体现了体育道德的动人镜头。
在这三场比赛中,主队和客队都彼此学习了对方的优点,使比赛越来越精采。柬埔寨王国足球选手队是一支有着多次国际比赛经验的劲旅,在印度支那半岛各国举行的足球赛中,保持了多年的冠军。他们在进攻中表现了良好的配合、恰到好处的传球和猛烈的射门,而在防守时又十分勇敢、机智。特别是守门员杨德在两次比赛中都做了许多精采表演,他十分沉着,善于在混战中辨明球的方向,扑救险球。金边选手队虽然是柬埔寨王国选手队的副队,但在比赛中也有很好的表演。上海足球队却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过去国际比赛的经验不多,在第一次和柬埔寨王国选手队对垒时,上海队就显得过分拘谨,不善于根据对方的战术组织进攻而被迫处于守势,再加上前锋和后卫的力量有些脱节,空档太多,因此终于以一球之差败于柬埔寨选手队。金边足球界人士和报纸也诚恳地批评了这些缺点。在第二场比赛中,上海足球队记取了失败的教训,主动争球,长传短递,发动猛攻,配合也较紧凑,结果以五比二战胜金边选手队。在第三场比赛中上海队仍然采用上一场的战术,给予柬埔寨王国选手队的球门以很大威胁,并迫使对方处于守势。柬埔寨队也灵活地采取了对策,并曾一度转守为攻,多次深入上海队腹地。虽然上海队处于主动地位,但是由于射门不准和对方防御组织得很好,反攻也猛烈,因此,仅能以一比零取得胜利。
这几场足球赛进行得都很激烈,有时打得难解难分。但是由于双方队员们抱着互相观摩、加强团结的精神,因此友好的气氛贯穿在整个球赛过程中。有时一个球员跌倒了,对方的队员便立即把他扶起来,给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上海足球队不仅在球赛中和柬埔寨运动员们结成了好友,还在其他一些友好活动中增进了中柬两国人民的友谊。来自中国的运动员们曾经被邀请游览了柬埔寨的海滨避暑胜地白马和著名的古迹吴哥。中国运动员们对柬埔寨人民高度的文化赞叹不绝。
在那些日子里,令人永远难忘的是千百次热情的会见。不论上海足球队到哪里,他们住处附近经常围满着人。只是为了看一看中国的运动员、和他们谈谈话、请他们留个名字,人们不惜从远处赶来。金边五百多华侨自动集资为上海足球队举行了一次茶会,柬埔寨王国体育艺术部长、体育总会负责人易沙洛亲王,还有许多知名人士都出席了茶会,大家一起来跳柬埔寨“南旺”舞,亲密异常。西哈努克亲王殿下也抽空前来看了第一场足球赛,接见了上海队领队张联华,为中柬两国运动员的代表佩带了花环。
上海队每个人胸前都挂着一枚红色绶带的金质、银质或者铜质的勋章——由国王、皇后和西哈努克亲王赐赠带有吴哥古迹图案的“柬埔寨体育勋章”,这是柬埔寨王国对于中国运动员最高贵的奖赏,是柬埔寨人民对于中国人民友谊的表现。
在告别酒会上,王国体育艺术部长的代表说:柬埔寨足球队员们非常高兴听到邀请他们访问中国的消息,他们不仅等待着,而且很快就要行动了。上海足球队表示一定把这个喜讯带给中国人民,并且希望亲爱的柬埔寨运动员们早日到来。 (12月16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