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浙江新登县松溪农业生产合作社 发动群众民主制定生产计划 计划既积极又可靠,社员增产信心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8
第3版()
专栏:

浙江新登县松溪农业生产合作社
发动群众民主制定生产计划
计划既积极又可靠,社员增产信心提高
本报讯 农业生产合作社怎样才能制定一个既积极又可靠的生产计划呢?浙江省新登县松溪农业社的经验是:总结今年的经验教训,充分发动群众参加制定计划,发挥生产队独立作战的积极性。
松溪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5年冬天由全乡十八个初级社合并组成的高级社,有社员一千二百五十五户。这个社处在半平原半丘陵地带,生产内容丰富。1956年社内集体经营和社员个人经营的农副业生产总值约六十一万四千元。今年9月下旬,中共松溪乡支部协助社管理委员会领导社员在做好秋收冬种的同时,制定了1957年的生产计划。按照这个规划,明年全社农副业总产值将达到七十一万六千多元,比1956年总产值增加14%。计划中除农业产值增加7.8%以外,副业、牧畜业、特产等都将大量增加。
为了适应这个规划的需要,今冬明春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绿化荒山等具体计划也制定好了,并且已经开始按计划行动起来。社员们对这个计划都比较满意。七十多岁的老社员徐生根说:“这个计划实实在在,明年保证能增产。”
干部和社员群众在一起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和教训
松溪社这次制定计划之前,首先总结了今年的生产经验和教训。
乡干部和社主任在检查总结一年来领导生产的工作中认为:今年的生产方针是正确的,成绩是很大的。今年大规模改变了水稻的耕作制度,水稻可以增产23%,此外,副业的主要项目毛纸生产增加47.7%,生猪增加3.2%。但是,由于领导上犯了一些主观主义的毛病,不照顾群众生产习惯,对小队生产限制过死,以致连作稻种得过多,加上劳力安排不适当,妨碍了杂粮生产。全乡有很多零星旱地没有种上秋作物,估计甘薯产量要比去年减少很多。同时,由于双季稻和单季晚粳稻所占面积过大,连社员种蔬菜的田也被挤掉了。松溪村五个生产队往年要种五十多亩田的萝卜、白菜,今年可种菜的田只剩了四亩。社员反映:“过去是‘务农务得全,只要买斤盐’;现在自己吃的萝卜、白菜也要上街去买,而且价钱很贵。”通过检查,社干部明确地认识了:必须走群众路线,才能正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生产的领导方针。
乡和社的领导干部思想明确以后,便分头深入各生产队,用开座谈会的方式总结今年生产的经验和教训。外官塘大队在总结当中,对于种连作稻得出三条经验:第一,必须以生产队为单位,根据劳动力条件确定连作稻的种植面积。第二,必须在能够种好花草子的田里种,才能满足连作稻的肥量要求。第三,要有够用的水量。外官塘的七个小队由于根据上述三个条件规划连作稻的面积,今年获得增产,每亩平均产量可以达到六百三十一斤。乘庄村大队却不是这样的,在这个队,干部不根据具体条件,硬套框子,全队种植连作稻占总面积的52%,每亩平均产量只能达到四百五十五点五斤。群众座谈经验教训以后,社的领导干部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必须因队制宜地规划明年的生产。社员也受到很大的鼓舞。他们原来对乡、社领导干部硬套框子很有意见;座谈以后,领导干部诚恳地表示接受教训,又宣传了全面发展生产的领导方针。社员的不满情绪消除了,增产的信心提高了。
在统一了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社的领导方面制定了初步方案,再自上而下地发动群众,进行民主讨论,修正定案。
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 发动社员讨论初步计划方案
以生产队为单位发动社员讨论初步方案,确定生产队的计划是整个生产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必须在完成全社粮食生产指标的前提下,根据生产队的具体条件,发展多种经营。全社的粮食指标是在保证完成国家征购计划和社员口粮所需的原则下制定的。全社1957年必须完成国家计划征购粮食一百二十五万斤,社员口粮需要三百万斤。保证完成以上粮食所需要的耕种面积以后,其余土地可以允许各队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济。全社各生产队根据这个原则规划的结果,全社1957年的粮食增产指标可以超额完成计划需要的9%;同时,各队也可以恢复过去习惯种植甘蔗、蔬菜等作物。如外官塘大队第一生产队1955年种十担田甘蔗,八担田蔬菜,1956年甘蔗、蔬菜都没有种,1957年计划恢复十担田甘蔗,种十担田蔬菜。
生产队讨论生产计划的时候,要发动男女社员都参加,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农业生产要根据土地、水利条件逐块安排;副业生产要根据原料、销路和技术条件等逐项决定;畜牧业需要一户一户讨论确定。全社五十一个小队制定计划的结果,明年种连作稻将占土地面积36.9%;双季间作稻占11.3%;单季晚粳稻占25.5%;连作晚稻秧田占6.1%;还剩下20.2%的田,准备种植中稻和蔬菜、瓜类、芋子、甘蔗等作物。对社员个人经营的生产,采取社员自报和小队评议的方式。如外官塘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林松林家有四个大人,没有小孩,今年养一只猪,明年自报养二只猪;社员们根据他家条件,认为可以养四只猪;最后林松林认为明年可以养二只肉猪,一只母猪。
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制定计划,就能发挥群众的智慧,使计划建筑在既积极又可靠的基础上。如毛纸生产,社领导方面原来认为今年稻草被大水冲去了一部分,连作晚稻草不能做毛纸,因此只计划生产六万块,比1956年大大减少了。这个计划经新堰大队讨论以后,他们认为今年晚稻草可以做毛纸,还可以到外乡去买一部分,明年的早稻草和晚稻草都可以计划在内;这样,这个队明年的毛纸生产还可以比今年增加。其他各队也都认为可以增加。综合各队计划,全社明年可以做毛纸十二万块,比今年增加五千块。
在讨论生产计划的同时研究改进社内经营管理制度
在发动社员讨论生产计划的同时,应该研究改进社里的经营管理制度。在这次讨论计划当中,社员突出地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年由于过分强调全社统一,不能发挥各队的积极性,影响了有些副业生产的发展。如外官塘大队第一生产队,有六口塘可以养鱼。今年养鱼由社统一负责,养了以后没人管,洪水来了,大部分鱼逃掉了。留下的也由于喂养不好,长不大,这个队在讨论养鱼计划的时候,认为这样养鱼没有利,只养一百条鱼就够了。如果归队养,他们认为可以经常刈草喂鱼,能养六百五十一条。社的管理委员会接受了这个生产队的意见,决定除官塘大塘由全社统一养鱼以外,其他小塘全部归小队经营。这样,各个小队养鱼的积极性都提高了,全社计划养鱼二万五千条,比今年养鱼数增加了一倍。根据充分发挥生产队积极性的这一原则,其他原来由大社统一经营的副业,也按各生产队的劳动底分把金额分配到各队,由各队计划经营。社员对于这种做法很满意。社员徐阿满说得好:“过去样样生产由社规定,社员只要工分到手,收入多少是不管的;明年社只分配副业收入指标,队里的人就要很好地动脑筋了。这样就能保证超额完成任务。”
生产队订出计划以后 由各队和全社干部集体审定
生产队订出计划之后,必须进行民主审查,以纠正无原则的降低或提高指标的偏向。负责审查的主要是大队干部会和社的管理委员会。方式是在大队干部会上由各小队汇报,全体干部审查。如新堰大队第四生产队连作稻种植面积占38.2%,比大队规划41%少2.8%,其他队的干部有意见,他们就逐块汇报。大家一听,认为切合实际情况,便通过定案。外官塘大队第七生产队,连作稻产量指标订了五百斤,大家分析了这队的土质条件,认为可以达到七百斤,就作了修正。大队干部会审查以后,再由管理委员会汇集各队规划指标,审查定案。
松溪社在制定了明年的生产计划以后,又从明年生产着眼,具体安排了今年的冬季生产。如计划种连作稻的田,今冬就安排种草子;种单季晚稻的田,今冬就安排种小麦。社员群众对于这样安排反映很好。他们说:去年冬天乡里干部光来叫我们种小麦,今年春天又光来叫我们种连作稻;结果,好田种上了小麦,连作稻只好种到土质差的田里去,土质不适宜,连作稻产量也不高。现在这样计划前后都顾到,明年产量一定会大大提高。(杨成根据中共新登县委报告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