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一个“野人”的新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8
第4版()
专栏:

一个“野人”的新生
新华社南宁16日电 最近,有一件动人心腑的事情流传在桂西僮族自治州马山县里,一个被旧社会摧残成“野人”的僮族农民,现在又恢复了人的生活。
二十多年前在马山县丕显乡,住着僮族唐公一家。唐公有一女二男。大儿子叫特二、二儿子叫特三。儿女们长到十七、八岁还穷得经常穿不上裤子。
1937年唐公去世,女儿出嫁,特二也在这一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只剩下特三守着一个四壁光光的家。第二年,伪乡长又要抓特三当兵,逼得他无处逃生,才匿居在山洞里。乡亲们假说特三已经疯了,从此,一年一年过去了,人们渐渐忘了特三的名字。
特三逃进深山后,夜居山洞,白天就出来开荒种玉米和红薯。不料被当地的地主知道了,又来赶特三,抢走了他的粮食,有一次还用火烧山洞,特三差一点被烧死。特三被逼得走头无路,只好在荒山里流浪,深夜下山来偷别人地里的庄稼吃。年深月久,特三受着猛兽、毒蛇、饥饿、风霜的威胁,他变成了一个蓬头披发、面黄肌瘦的“野人”了。特三见了人像见了老虎一样的害怕,有时下山来偷东西碰上了人,他就翻山越岭远远逃走。
1949年马山县解放,农民开始了新的生活,特三也悄悄地下山来,到老乡亲潘木星家来借锄头开了一亩多荒地,种些玉米和豆子。但是他还是怕人,一见生人就拔脚往深山跑去。
今年10月,中共马山县委员会副书记蓝克萱到丕显乡听到这件事,就请区里的民政干事负责去改善特三的生活。民政干事费了许多心机,找到了特三,发给他成套的新棉衣裤和粮食,并且把他安置在潘木星家里。此后,农业社又划了一块地给特三种,社里还经常送猪肉给他吃。
一个多月来,特三又黄又黑的脸渐渐红润起来了。近来,他常常和潘木星一起去积肥,他的生活正常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