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让雕刻艺术的花也开放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9
第7版()
专栏:

让雕刻艺术的花也开放吧
雨行
“雕刻艺术”作为百花中的一花,是应该得到充分开放的时候了。但任何一种花,要使它开得好,都需要有人细心的照顾和培植,否则即使它有优良的种子和茁壮的幼苗,也都会无法生长或干枯而死。雕刻艺术目前的情况正是这样,它几乎还没有生根、成长和开放的园地。有关领导部门和领导者们对它不重视,或者是干脆忘掉了。建筑师们在规模宏大的各种工程设计中没有想到要它,或者怕反浪费反到自己头上,没有给它留下位置,有些建筑师就根本不知道雕刻艺术。
因此和我一起学习雕刻的许多青年朋友们,经常都为雕刻艺术的前途而忧虑。
当然,雕刻艺术不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关方面对雕刻艺术不够关心,在当前来说是主要的。
有人说,中国的人民群众对雕刻不了解,因而也不需要它。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根据的。自古以来,在我国广大城市和农村中,雕刻艺术都被广泛的应用。从帝王的宫殿到村镇的庙宇、祠堂、陵墓等,都有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的雕刻,而且显示了中国人民在雕刻艺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才能。还有许多小型的民间雕刻艺术品,至今留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因此,认为我国人民群众对雕刻不了解和不需要,是错误的说法。
有人认为,从节约的观点看,是不需要雕刻艺术的。这种说法也毫无道理。把雕刻艺术作为是应该被节约掉的一种浪费,其本身也就说明了他们对于雕刻艺术的错误态度。前年“人民日报”刊载过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其中批判过建筑工程中过多的应用雕刻而浪费了资金。但是,赫鲁晓夫同志批判的是苏联当前的情况,而不是中国当前极少应用和根本不用雕刻的情况。要知道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同志还亲自动手拟定过一个纪念性宣传计划,为许多民族英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诗人和思想家们修建了纪念碑。苏联在几十年间的建设中,已经把他的城市和农村,修建得不但很合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非常美丽,公园、广场、车站、文化宫、博物馆、影剧院、运动场,只要是群众的活动场所,都有十分动人的富有教育意义的雕刻形象,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和乡村,而且给予了人民群众以莫大的鼓舞作用和无穷的精神力量。
人民是了解和需要雕刻艺术的。我国目前正在大规模进行的建设工程中和城市规划中,没有适当考虑到雕刻艺术是不应该的。当然,问题并不简单。“万事起头难”,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