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妈妈的来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0
第8版()
专栏:

妈妈的来信
 吕建中
傍晚,彩霞常常把农庄那边的白桦林染成橘黄色,树林尽头淡青色的山峦也显得格外明朗了。这时候,垦荒队员们的欢乐的喧嚷声渐渐平息下来,只有灵俏的云雀还在那荡着金波的池沼上空不住叫唤。
垦荒队员们紧张劳动了一天,痛痛快快地洗一把脸,然后就三五成群地坐卧在池沼旁边柔软的草地上看晚霞,或者唱歌。有时候,你还可以眯缝着眼睛去想像自己所最愿意想像的事儿,内心里简直像鸟儿般的舒展、活跃。如果这时刻忽然接到一封家信,那就再好也没有了,它能够使你从草原上清冷的晚风里闻到家乡的气息。
小董这天傍晚独自坐在水边那块洗衣服的石头上,不知怎的她思念起妈妈来了。说也奇怪,在家乡的时候,妈妈对她体贴入微,而自己似乎并不觉得,可是现在,甚至连妈妈曾说过的随便一句什么话,都会成为甜蜜的回忆。她想起济南解放第二年的一个夜晚,那时候自己刚满十二岁,妈妈用手轻轻抚摸着她的额角问道:“孩子,你又长了一岁。等长大了,你想去做什么?”
“我开拖拉机去,就像电影里的苏联姑姑那样。”她仰着头,用顽皮的小眼睛看着妈妈。
“开拖拉机?到什么地方去呢?舍得远离开妈妈吗?嗯?”妈妈一边问着,一边吻着她的小手背。
离开妈妈,到很远的地方去,这在她真是不可捉摸也不能想像的。她只楞楞地坐在那里无从回答。后来就倒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今天,她的歌声居然飘荡在离家几千里外的北满草原上了,她真的挺着胸脯站在那银灰色的拖拉机旁边了。她用自己那双娇嫩的手,和年青小伙子们一起在这从来没人耕种过的荒原上第一次播下了种子,而且眼看着就要得到第一个大丰收了,这是多么豪迈的事啊!
她又想起了在济南车站和妈妈分别的那一刹那。月台上,鲜花、红旗,欢送的人群,喧闹的锣鼓声。妈妈从人丛里挤出来,替她理着发辫上的绸带,但是没有说话。她完全懂得妈妈的心情,自从她父亲死后,母女俩相依为命地过了十几年,从没有离开过一天,现在她竟要走得这么远,家里只留下妈妈一个人了。……她扭过头来,扯着妈妈的手,想安慰妈妈几句,可是她刚吐出“妈妈”两个字,却被妈妈给挡回去了:“孩子,你不用说了,妈妈明白你的心,懂得你的志愿。去吧,我一点不难过。要保重身体。”
可是当火车吼叫一声,徐徐开动的时候,她却从车窗口看到妈妈微笑的眼角上挂着泪花。
可是妈妈为什么还不来信呢?她双手托着腮,心里纳闷。是街道工作太忙?还是因为我写信少,生气了?她不由得内心有些忏悔过去:有时因为不大的一点事儿就惹妈妈生气,有次妈妈买菜回来忘了给带一包花生,自己竟哭着不依呢。如今……,于是她决定明天就写一封信回家,请求妈妈不要生气,告诉妈妈,这里农庄生产挺忙,今年能收二百多万斤粮食,明年就要盖庄员宿舍了,那时候,一定把妈妈接来,保证再不惹妈妈生气了。
她正想得出神,在济南同学的小张笑嘻嘻地跑来了,她把手里的一个长方形的东西在小董眼前一晃,转身就跑。
“信!我妈妈来的信,是不是?快给我,您这死丫头,快!”她站起来,一边喊,一边追。
“我亲爱的吉华女儿……”小董打开信,气喘吁吁地读了这头一句。多么亲切的话语啊!她的心灵深处忽地泛起一股激动的情感,她急不可耐地读下去:
“……你现在已经到了你最理想的地方了。妈妈想念你,可是妈妈更尊重你的理想。你向困难进军的精神鼓舞着你的同学们,他们羡慕你。你走以后,你的同学们常常来打听你,邻居们对我的亲切照顾使我感动。妈妈希望你常给同学们写信,要虚心向你农庄的同志们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妈妈相信你临走的前几天那个深夜醒来对我说过的话,像你常说的那个“苏联姑姑”那样,把自己宝贵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我亲爱的女儿,前进吧,妈妈渴望着你能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成一个生产能手——劳动模范!妈妈手笔”
读完信,她久久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远方。小张接过信再读一遍,然后把手搭在小董的肩膀上,轻声地说:
“真是好妈妈,你在想什么呀,小董?”
“好妈妈……”小董像是自言自语地重复着。
然而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她的眼睛竟润湿了。从水底泛上来的霞影,使她眼前金光斑烂,那森林,那山峦,那草原上所有的景物,她全看不大清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