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深山里的苗家卖余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1
第3版()
专栏:

深山里的苗家卖余粮
郭鼎诚
这些日子,湘西苗族自治州吉首县吉卡乡的苗族农民正在积极地出卖余粮给国家,每天清晨,环绕着吉卡乡的山峦的羊肠道上,就出现了苗家的卖粮队,妇女们肩背竹篓,男人们挑着担子,插在粮担上的小红旗,像朵朵花儿开遍山岗。
今年,吉卡乡虽然遭受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旱灾,但是,这里的苗族农民不仅完成了六十八万斤的粮食定购任务,而且还多卖了十二万斤余粮。
吉卡乡的苗族农民在今年遭受了大旱灾后,还多卖了余粮,这样会不会使他们的口粮受到影响呢?三十六户的三联农业社的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三联社今年收了十万零七千三百二十三斤粮食,比三定产量多收一万六千多斤,除完成一万八千斤的定购任务和卖了七千斤余粮外,每个社员平均还分到粮五百六十八斤,超过当地留口粮标准九十八斤。吉卡乡已有70%的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今年这些农业社大都增了产,总共超过三定产量二十多万斤。
今年7月初,吉卡乡出现了旱象:天好久不下雨,整天赤日炎炎,热风在山谷中流荡,梯田里掀起了灰尘,过去长流不息的小河干涸了,田地龟裂开来,禾苗快干死啦!这时,中共吉卡乡党总支研究后提出:发动群众找水源,同旱灾作斗争。
三联农业社主任石求德响应了党的号召,到处求访经常深入深山采药材的老药师们,打听什么地方有水源。一位年老的采药师告诉了石求德:“‘笑天龙’那地方,据前辈的老人们说,在它肚子里有一股泉水流下来。”
“笑天龙”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的岩石上。当地苗族人民给它起名为“笑天龙”,是它真像一条昂首的龙,两根龙须像两把锋利的宝剑,刺入天空。
这个笔陡的“笑天龙”从来就没有人爬上去过,谁愿意把生命当儿戏呢?可是听说那里有水源,三联农业社里的一个有名的猎手——勇敢的廖玉红,就攀着一根根连接起来的竹杆,用脚蹬着岩壁,像猴子一样地爬上了笑天龙。在笑天龙的岩洞里,果然有一个由于长年不断的岩石浸水积成的大塘。他们把塘里冰凉的清悠悠的泉水引到干旱的梯田里,浇灌着禾苗。
为了寻找更多的水源,吉卡乡的农民还冒着炎炎的烈日,拨开密密层层的刺藤爬到丛山峻岭中去;或者到低洼的地方去挖掘水井。就这样他们又找到了一百多处新的水源。除了找水源外,苗族农妇们还普遍开展了打青草铺田抗旱,青草烂了,就踩在禾行子里,变成了很好的肥料。
苗族农民终于战胜了旱灾,在吉卡乡的梯田里普遍获得了丰收。过去在这深山里,每亩稻田平均只收二百到三百斤粮食,今年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三百七十斤。
苗族农民麻老妹,自己原来有十亩多山田,过去经常缺肥和遭旱,去年只收了稻谷二千四百多斤;即使在最好的年景,也只能收三千六百斤。今年他参加了三联农业社以后,这十亩多田打了干谷六千零五十斤,比去年增产一倍多,比最好的年成还多收二千多斤。麻老妹非常高兴地说:“搭帮共产党的领导,办起了农业社,才能有这样好的收成,我们一定要多卖余粮,支援国家的建设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