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阅读
  • 0回复

全面规划建设山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2
第1版()
专栏:社论

全面规划建设山区
最近几个省、区分别召开了山区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建设山区的长远规划,帮助山区人民克服当前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等问题。为了全面推动和加强山区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山区和半山区的县,约占全国所有县的半数以上,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从全国范围来看,山区资源丰富,生产门路多、潜力大,有适于开展多种经营的自然条件。当然,山区经济的进一步开发和山区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确实有它的特殊困难。但是,只要注意发展多种经济,就可以互相支援,全面发展。这不仅可以繁荣山区经济,增加人民收入,使贫困的山区面貌改观;而且可以进一步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副业产品和土产特产的需要。
几年来山区建设有一定的成绩。但是,多数山区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平原地区。许多山区有条件开发的资源没有开发,可以利用的土地没有利用,或是利用得很不合理,如陡坡开荒,毁林种粮,以致水土流失,造成人为灾患。许多山区的土产特产,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持,或因交通运输、价格、销路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不能继续发展,有些甚至减产。这样就使山区生产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改善。在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山区人民迫切要求开发山区,跟随全国各种建设事业步伐一致地向前迈进。所有山区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有责任加强全面规划,努力建设山区,以满足广大山区群众的热情要求。
山区建设的落后状况,和领导思想上的重视不够以及一般化的领导方法是分不开的。比如,有些人认为荒山老沟“油水不大”,增产不能指靠山区。有些人觉得山区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点,等等。尽管在他们的领导范围内有广大的山区,而当他们计划和布置工作的时候,却偏重于平川地区,不能根据山区、平原不同的特点,全盘考虑问题,具体指导生产。在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下,他们离开山区的实际,单纯强调粮棉增产,忽视发展多种经济。他们用领导平原地区的方法来领导山区生产,有些甚至用粗暴的命令主义的方式强迫山区人民按照平原的办法进行生产。当群众对这种一般化的主观主义的领导表示不能接受的时候,这些同志不但不能反求诸己,反而埋怨山区人民“社会主义觉悟不高”,说他们“不听话了”。
在山区,有不少工作人员成年累月翻山越岭,领导山区人民进行生产建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和他们同甘共苦,受到山区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但是,也有不少地区的领导人员对山区人民的疾苦关怀不够,不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不愿意深入山区工作。有些山区村庄,好几年没有工作人员去,有疾苦无人过问,有问题无人帮助解决。有的人因此埋怨“老干部下了山就忘了山”。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对山区建设逐渐失去信心。有的说:“社会主义前途大,山庄窝铺不算话。”有的说:“社会主义上不了山。”许多人产生了“下山思想”。
山区人民这些思想情绪,正反映了领导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帮助山区人民作好生产建设的全面规划,使他们明确方向,看到前途,才能鼓舞他们建设山区的积极性。只有帮助山区人民解决了当前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维护他们旺盛的生产热情,才能鼓舞他们实现长远规划的积极性,坚定他们在山区实现社会主义的信心。
山区生产规划是内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规划的目的是全面安排山区农村经济,使农、林、牧、副各业生产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分别地区特点和可能条件,确定当前的和长远的建设步骤、方针和任务,逐步进行综合开发,把山区多种经济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做好这个工作,一方面需要农、林、水利等有关部门配合行动,统一筹划,互相协作,避免冲突;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制定山区生产的全面规划。只有这样,把群众的意见和科学的指导结合起来,规划才能真正成为指导山区人民生产活动的纲领和长期奋斗的目标。根据这样的规划,山区人民可以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到什么时候生活可以提高到什么程度,看清山区前进的方向,也看清自己美好的前途。这样,他们建设山区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发挥起来。同时,在领导方面也就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化和盲目性。“开了山,冲了川”之类的现象就可以避免了。只抓粮棉而不管其他的片面作法也可以改变了。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计划都需要有很大的灵活性,使乡或社能够更多地发挥主动性,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山区生产规划工作,经过两三年来的重点推行,已经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也培养出了一些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干部。实现了农业生产合作化以后,山区已经可以进一步把巨大的生产潜力发挥出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积极开展农村冬季生产的通知中,要求各省凡有山区的县,都要把山区生产当作一个重大问题,加紧调查研究,定出发展规划。各个地区都应该根据通知的精神,具体帮助山区的农业社定出当前的和长远的生产规划,全力开展山区的农、林、牧和副业生产。
我国山区大部分是革命老根据地。这些地区的人民有较高的觉悟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过去,在革命战争艰苦的年代里,他们流汗流血,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只要加强领导,作好山区生产规划,给他们以具体帮助,他们就一定会依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嘱咐,“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用更高的热情,把贫瘠的山区变成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新山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