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农村里的先进人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2
第3版()
专栏:

农村里的先进人物
郫县四百多个农业社评选出大批先进生产者
数以千计的普通农民和农村工作者,最近成为四川省郫县农村知名的人物。他们是在11月底到12月中旬,由全县四百多个农业社分别选出的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
先进者的队伍很广泛。其中,不但有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增产显著的人,还有牧牛、养猪、养蜂、积肥、育苗和使用新式农具的能手。善于组织生产的农业社干部,优秀的托儿组保育员和民校教师,也当选为先进工作者。
先进者们在农业生产高潮中出色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团结乡先进生产者李步云是当地第一次种双季稻的人。他是一个农业社的生产队长,因为他以自己的生产活动带动本队社员,抢收抢插,在一百七十多天内完成两季水稻从栽到收的任务,打破了当地无霜期较短不能种两季稻的陈规,并且在十一亩多双季稻田里收了九百六十多斤稻谷,其中有二点六亩,还创造每亩产一千零九十七斤的纪录。犀浦乡第二高级农业社先进生产者周绍贤,是一个做到“一年四收”的好庄稼人。今年,他在一块一点三五亩的土地上实行合理间作,就收了玉米、春马铃薯、甘薯共四千七百九十三斤,还种了一季冬苕(绿肥作物),总产值共有一百四十八元,高出当地一般田里的收入两倍以上。
郫县各农业社开展评选农村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的活动,是在初步总结今年生产经验之后进行的。中共郫县县委会农村工作部负责人对记者说,进行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纠正有些地方曾经出现的盲目叫喊先进经验不好和生产劲头不足的现象。自从开展这一工作后,已经基本澄清了那种混乱的思想,鼓舞了广大农民努力开展生产运动的情绪。这个县的犀浦乡,原来有些人对今年推广的很多先进经验一律否定,这次通过评选活动,有几百个先进生产者交流了推广先进经验成功的经验,这样乡里农民就肯定:今年推广的十七项增产措施,除了三项还要继续试验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大量推广。
(新华社记者李朝)
黄庄乡三个农业社涌现一百多名模范社员
中共山东省莒南县黄庄乡支部经常注意加强对社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这个乡今年有一百四十七名社员被评为生产模范和爱社模范。这些模范在最近召开的全乡年终生产总结大会上,分别得到铁锨、毛巾和学习本等物质奖励。
黄庄乡在去年秋季由十七处初级社合并扩大为三个高级农业社,高级社成立初期,有些社干部认为只要把生产搞好,其他事情可以少问或不做;有的社员对社里公共财产爱护不够,认为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已归集体所有,损害和丢失一点与自己无关;还出现数百头耕畜、生猪普遍跌膘和死亡等无人管理的现象。乡支部发现这些情况后,立即研究筹办了展览会,展出各种好坏事例,向社员进行“以社为家”的思想教育。以后,乡支部在生产中又经常用培养典型、好坏对比等方法进行教育,这样就加强了社员的集体主义思想,注意了爱护社内的公共财产。
黄庄乡党支部书记对记者说:今年我们乡的三个农业社种植的农作物全面获得丰收,90%的社员增加了收入,这些成绩的取得,先进人物起了很大的作用。麦收期间阴雨连绵,红星社第四生产队王车超及时提出“抢收、抢晒、抢打”的建议,使全队三百多亩麦子避免了霉烂的损失。光明社傅树起过去不注意爱护公共财产,经过教育后,每逢阴天下雨,不管白天黑夜都能积极检查、放好各种农具。这个社的饲养员傅延义开始时工作不负责任,他喂的猪都很瘦弱,有的死了也不管,经过教育后也转变了。如在今年2月间一个寒冷的夜晚,他怕刚刚生下的几头小猪冻死,就把这些小猪抱在炕上,把自己唯一的棉袄给小猪盖上,自己却冻的睡不着觉。 (新华社)
和平社根据社员意见奖励工作较好的小队长
江苏省太仓县和平农业社的五十名生产小队长中,有二十三名分别受到了补贴五个到十五个劳动日的奖励。社员们认为,这些生产小队长工作负责,因公少做了一些劳动日,应该给以补贴。
受到补贴的曹惠村,一贯表现很好,工作处处带头。如在秋收的时候,他清早起来收拾场地,等候社员来掼稻。晚上人散了,他总要掌着油灯仔细地扫净场上的稻谷,每次扫起好几斤。又如屠金林,他负责的那个生产小队,是全社在爱护农具、农船和耕畜方面做得最好的一个队。由于屠金林以身作则,社员对公共财物都像对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爱惜。龚宝兴、屠根林等四户社员生活困难,屠金林马上到社里和干部商量,借了二十元给他们,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家都说,生产小队生产有成绩,和小队长的领导分不开。 (新华社)
恩施专区八个县奖励受农民爱戴的干部
湖北省恩施专区八个县最近表扬和奖励了一批深受农民爱戴的干部。宣恩县评选出的模范农业社主任和区乡干部积极工作者有三百三十多人。建始县除了评选出大批模范干部以外,还评选出了一个模范乡。
受到表扬和奖励的干部中,宣恩县三区干部认真总结并且因地制宜地推广了马虎坪乡蓄旱秧的经验,使全区今年试种的几百亩双季稻获得增产。中共巴东县岔二乡支部书记谭儒佳依靠群众,坚持推广先进技术,终于在偏僻的高山上创造了亩产千斤稻、万斤薯的高额丰产纪录。
关心群众生活,坚持勤俭办社方针,是这些被奖励的干部们的共同特点。中共建始县大里乡支部书记黄山德,经过深入访问老农找出多年不知道的老煤洞以后,解决了乡里的缺肥困难。他还帮助高潮农业社十一户困难户安排活路,现在已有九户变成了余粮户。咸丰县梅子坪乡水红农业社主任杨再善,他访问了一百二十户社员,发现有五十五户社员无钱买猪,于是通过社委会讨论把社里几十头小猪赊给社员喂养,社员们个个满意。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