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佧佤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2
第4版()
专栏:民族介绍

佧佤族
在我国云南省境内,居住着二十五万多勤劳勇敢的佧佤族人民。他们主要分布在沧源、澜沧、耿马、孟连等地区。
根据佧佤族自己的传说,他们是土著民族,很早以前曾经建立过王国。在现在佧佤族居住的地区,历史上曾称为“葫芦王国”。佧佤族的男子都喜欢用黑布包头,出门、下地都佩带长刀,作为防身武器,同时也用作生产工具。妇女们很喜欢装饰,她们穿着自己织的短花裙子,带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
佧佤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也有些人兼事狩猎,一般的生产工具都能自己制造。在手工技艺方面,木匠、篾匠等都有,但都还没有同农业分离。
佧佤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边沿地区,田地已经私有私营,私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但是有些荒地、森林、牧场和经营条件困难的一部分山地,还是公有公用或公有私营。在佧佤族地区的中心区,还保持着过去共同劳动的一些痕迹,如共耕关系。
佧佤族地区的中心区保持有部落联盟及部落会议的社会制度。至今大部分地区还保持有“勐”的组织形式。“勐”由几个“干”(又作“吭”)组成,“干”又由几个“央”组成。一个“央”中一般都包括几个“如布”集团。“如布”集团有自己的头人,有共同的墓地,“如布”内不通婚。由各个“如布”产生的头人即成为“央”的头人,遇到有关全“央”的事,召集头人会议商讨。“干”有一定的土地界线,有共同的宗教仪式。“勐”没有固定的组织和首领。头人是群众公认的首领,他没有特权,本身也一样地参加劳动,群众有权罢免他。在边沿地区由于受到汉族和土司制度的影响,产生了各种等级制度,如王子、衙门、郎家等,他们各有大小不同的特权。
佧佤族内部有各种比较严格的规矩,违反规矩的人要受到“诫”和“罚”甚至惩办。不劳动,不务正业的,不许存在。对老人很尊敬,老弱残废,大家都有供养之责。
佧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由男女双方自愿相结合,父母不能强迫包办。佧佤族人有的信仰佛教,有的信仰基督教。
佧佤族是一个爱歌爱舞的民族。每个村寨都设有木鼓房。木鼓是作祭祀和警号用的。拉木鼓是佧佤族青年男女娱乐的机会,他(她)们在拉木鼓时跳舞唱歌。
佧佤族地区生产力是低落的,人民生活是贫困的。解放后,佧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很快得到了发展与改善。1954年和1955年在云南省境内先后建立了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县傣族拉祜族佧佤族自治区。佧佤族人民盼望很久以来的当家作主的年代终于来到了。人民政府在佧佤族所在地的县城、农村中设立了贸易公司和贸易小组,积极地供应着佧佤族人民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佧佤族人民过去没有自己的学校,也没有读书的人,1955年底,仅沧源县就创办了十多所佧佤族小学,有近千名的佧佤族儿童已经上了学。各县都设立了卫生院,不少地区的农村中也建立了卫生小组。
佧佤族人民居住的地区,还有很多肥沃的平坝子和牧场,气候也很好,在发展农、牧业生产上有很大潜力。佧佤山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这对于发展和改善佧佤族人民的经济生活是很有利的。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民族人民的互相支援下,佧佤族人民将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