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中缅边境线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6
第4版()
专栏:

中缅边境线上
本报记者 章皆淳 秦军光
12月1日,我们从昆明出发,沿着滇缅公路西南行九百五十多公里,来到了畹町镇。畹町是滇缅公路南段的终点,和缅甸只隔一条小小的畹町河,河上架着一座小桥。这里的居民告诉我们:每天早晨都有许多缅甸的边民,经过这座畹町桥到镇上来买小菜;畹町镇的居民也常过桥去赶街。傍晚,缅甸边民有时还过来和我们一道打球。今年国庆节,有四、五百缅甸边民来同我们联欢。
从畹町西行三十多里,过了瑞丽江渡口,就到了瑞丽县境。瑞丽江从北面下来,到这里拐向西南流,它处在中缅的边界上。江水缓缓地流着,宽广的江面上不时有三两只又窄又长的小船摆渡来往的边民。野鸭在江面上自由嬉游,遇到小船就不慌不忙地靠向一边。这些野鸭因为生长在两国的边界上,双方的边民为了不惊动邻邦,谁也不去打它们,于是它们见人也不害怕了。在江畔,成群的水牛、黄牛吃着草,有些牛群有牧童拿着小弹弓放牧,有些牛群根本没有人管,在这里是不会丢失的。
我们来到遮勒乡的时候,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被大青树、大竹林环抱着的傣族寨子,遍处盛开着各种鲜花。“曼山坡”熟了,柚子挂满枝头。那不知名的小鸟吱吱喳喳地在竹丛中嬉戏。田野里堆着一堆堆刚刚割下的谷子,充满了一片和平宁静的气氛。这里,90%的农民已经组织起来了,今年全乡又获得了大丰收。
在遮勒寨,我们参观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最大的大金塔。金黄耀眼的大塔在十六个小塔的环抱中高耸着,显得十分雄伟壮丽。据说这塔已有四百五十年的历史,每逢大摆(做大法会)的时候,除附近各县的傣族人民外,缅甸的南坎、腊戌和仰光等地的和尚和善男信女也赶来朝拜。过去缅甸人把瑞丽叫做“果占毕”,意思就是佛在的地方,他们常来这里和傣族人民一道赶大摆。
这里许多边民和缅甸的边民有着亲戚的关系。一个名叫罕良的农民对我们说,他的祖母和姑姑都在缅甸,他妻子常买些东西去看她们。一到那边,缅甸邻居就找她问长问短,亲热得很。
我们来到了广双寨,这是中缅两国边民合居的一个寨子。房子连着房子,竹梢搭着竹梢,不熟悉这寨子的人,很难分出哪个是中国的,哪个是缅甸的。在这个寨子里,虽然中缅两方都各有一口井,但到缺水的时候,大家也就不分彼此,我方的井没有水的时候就到缅方的井里去打,缅方的井没有水的时候也到我方的井里来打。这里,现在正是收割的季节,双方的边民各自在肥沃的土地上劳动着。青年男女们有时对唱着山歌。工作累了,就一道吸吸烟,喝喝水,说说家常。小孩子们也在一起快乐地玩耍着。
在和赛,中缅双方边民一道修了一条水沟,两国边民共同饮用着一条沟的水,共同用一条沟的水来灌溉两国的土地。
中缅两国的边民,是朋友,是亲戚,也是邻居。他们过去和现在都友好地相处着,将来会更友好地相处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