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讨论关于鲁迅研究和红楼梦研究的论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6
第7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讨论关于鲁迅研究和红楼梦研究的论文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17日到22日讨论了所内研究人员的部分论文。讨论的第一个中心是关于鲁迅的研究,论文共三篇:陈涌的“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人民文学”十月号),蔡仪的“鲁迅论典型”(“文学研究集刊”第四期)”何其芳的“论阿Q”(10月16日人民日报)。讨论的第二个中心是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论文共两篇:何其芳的“论红楼梦”(尚未发表),曹道衡的“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及其与红楼梦的关系”(尚未发表)。参加讨论会的除文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外,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部分教授和文艺理论批评家冯友兰、冯雪峰、冯至、杨晦、钱学熙、舒芜和陈秋帆等。
很多同志认为这些文章是深入研究的成果,像陈涌和蔡仪的文章,是对鲁迅研究的新的贡献。有些是对于某些作品的研究,提出了同流行的观点不同的新的看法,像何其芳的“论阿Q”、“论红楼梦”和曹道衡的文章。
许多同志都认为“论阿Q”一文在澄清对于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的观点上,有着很大的意义。意见的分歧在于对阿Q典型性格的分析。参加讨论的不少同志认为:何其芳同志把阿Q典型性格中的“起着作用”的“最突出的特点”——精神胜利法,看成是类似“人类普通弱点之一种”,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成员身上,是否定了生产阿Q典型性格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把阿Q精神胜利法抽象成类似“人类普通弱点之一种”,这实际上是取消了阿Q精神的时代社会内容,使阿Q性格的丰富特征成了阿Q精神的抽象概念。
在讨论中,何其芳同志也表示了他的意见。他说,文章中有些字句的确写得不够清楚,不够精确。但是,他认为有些同志对他的文章有误解,有些“分歧”的意见是“虚构的”。例如有些同志的批评是只着眼于文章的后一部分,用后一部分来否定他的全文的观点。
在讨论中,争论双方的观点虽然很分歧,批评虽然很尖锐,却保持着良好的学术讨论的气氛,很好地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方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