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以文会友”——记亚洲作家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30
第5版()
专栏:

“以文会友”
——记亚洲作家会议
出席亚洲作家会议中国代表团团员 叶圣陶
许多国家的作家聚在一块儿开会,正像我国古话所说的“以文会友”,这种事从来不曾有过,这回亚洲作家会议是历史上头一回。
好些人在报告或是发言里都说,亚洲作家会议召开,不说别的,这件事本身就有极重大的意义。这是人人都感觉到的,所以说出来不约而同。
派出代表的是亚洲十五个国家。这十五个国家共有多少人口呢?一十二亿。代表们的肤色、语言、见解、信仰各各不同,可有个共同之点,他们都乐于跟到会的朋友切磋琢磨,使自己的心和手更为高妙,更能传达出同胞的心声——他们的欢乐、哀愁和愿望。
不仅如此。欧洲、澳洲、北美、南美也都有观察员参加这个会议(苏联亚洲部分的共和国派出代表,欧洲部分就派观察员,西蒙诺夫是观察员之一)。虽说是亚洲作家会议,“以文会友”的范围可不限于亚洲。作家们见了面,语言未必相通,有时一道翻译不济事,要翻两道,然而彼此都感觉非常亲切,像遇见了老朋友。一个说他写小说,另一个说他写戏剧,或者一个说他写诗,另一个说他也写诗,这时候,对工作的庄严感和责任感集中在同一焦点,彼此的心团结在一起了。作家们的团结必然加强人民的团结,意义岂不重大?
会议里又常有人提起“亚洲的觉醒”的话,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没有别洲的作家会议而首先有这个亚洲作家会议。几世纪以来,亚洲的许多民族许多国家遭到相同的命运,让外来的势力压制住了。到现在,大家都摆脱了这种压制,用我国习用的话说,就是大家站起来了。所谓觉醒,不是说以前一直沉迷不醒,要把它认作站起来的同义词才恰当。要是以前真个沉迷不醒,怎么忽然间都会站起来呢?站起来了,百端待理,其中就有文学一项。这儿说的“理”不仅是整理,更重要的是让它发荣滋长。文学曾经是站起来的一种因素,今后要站得稳定,站得坚强,尤其需要这种因素。大家抱着让文学发荣滋长的愿望,自然感觉“以文会友”是非常切要的事了。
在会议里,各国代表都报告他国内或是他那种语言的文学的现况。此外是四个专题——亚洲的传统,作家和自由,作家和他的事业,文化交流,由代表们分成四个小组讨论。会议的目的既然在“以文会友”,各自谈谈文学的现况是必要的。过去由于语言隔阂和人为的种种阻障,彼此不相了解。现在谈出来,听的人都觉得新鲜,增长了知识。一种语言的印度代表谈他那种语言的文学,别种语言的印度代表也有说是闻所未闻的。在这一国和那一国之间,当然更有这样的情形。互相了解之后,才能够谈到切磋琢磨,互学所长。专题里边有文化交流一项,也是为的增进互相了解,达到互相吸收。
这个会议里谈到亚洲的传统,是极容易理解的。站起来了,当然要估计估计自己的家业,看它的价值有多大,它对于今后的新生活将起多少作用。有人用比喻的说法说道,以往我们的窗户光朝西方开,现在也得朝东方开。朝东方开窗户,就是注重亚洲的传统的意思。矫枉过正的想法也有人谈出来,以为窗户就只要朝东方开,我们亚洲的传统全都是宝贝,必须完全恢复那些传统才行。这种“思古之幽情”应该得到人家的谅解,然而并不切合实际。多数人的见解是,我们懂得珍爱亚洲的传统,它的精华的部分,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让它跟新生活结合起来。对于西方的传统,也就是这么个态度。总而言之,不能让传统成为拘束我们的东西,我们为要创造更好的新生活,所以要从各种传统里吸取养料。
自由和作家,这是大家非常关切的一个题目。作家有没有自由?作家为什么而写作才是自由,为什么而写作就是不自由?作家该怎么样争取自由,该争取什么样的自由?由于对自由的认识并不一致,大家对这些问题各有各的看法。这是当然的。可是我在这儿有一种预感,作家们多多接触,彼此增进了解以后,也不必定出什么共同纲领或是共同原则,自然而然会走上大致相同的道路。什么样的道路呢?就是创作务求以人民的生活为源泉,真实地写出人民的欢乐、哀愁和愿望。作家本是人民中间的一个,只要他跟人民同其呼吸,自己的心声也就是人民的心声,写出人民的也就是写出自己的,这岂不是极大的自由?同时他将深切地感觉到,如果拘守什么传统、教条或是纯粹的形式,那就是极度的不自由,因为这跟人民的生活不大有关系或者毫无关系。
我怎么会有前边说的那种预感呢?我从大家聚在一块儿开会这件事上得到那种预感。“以文会友”,存其异而求其同,势所必至会同在我所说的那条道路上。
这一篇只是简略的叙述和个人的感想。会议讨论的结论,缓日再来报道。(12月26日新德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