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阅读
  • 0回复

在白龙江原始森林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01
第2版()
专栏:

在白龙江原始森林里
本报记者 燕树桂
白龙江,这条发源于甘肃青海交界处的河流,在武都以上一直在丛山峻岭中奔驰着,咆哮着。除下游很短距离通行木船木筏外,中上游是勇敢的船夫也不敢问津的地方。从舟曲沿着白龙江向上游走去,全是崎岖不平、艰险难行的羊肠小道。由于交通艰难,分布在白龙江中上游的许多古老的森林,仍然保持着千百年来的原始状态。林区,每个山坡的阴面,都密密地排列着参天的树木,组成一幅深远、壮丽的树的海洋。从山坡底层起到海拔二千七百公尺左右的地方,一抹绿色,那是由青杠、红桦、紫桦、白桦、杨树等阔叶林组成的林带。再上去到海拔三千六百公尺左右的地方,又是常年不变的一抹褐绿色,那是由冷杉、云杉这些珍贵的针叶林组成的林带。最高的地方,是高山植物。
这个地方,有很多山岭从来没有人到过,只有虎豹野牛老熊野羊在这里出没。千百年来,这里的树木始终在自生自长着。没有人大胆地想过要全面调查这个林区,更没有人想要全面地开发这个林区。这个蕴藏着大量珍贵木材的原始森林,在我国林业书籍中,一直是一个空白点。
但是,这个沉睡了千百年的原始森林,在人民的年代开始苏醒了,成千上百的林业调查人员、河道测量人员,和一些河道炸石职工,从1953年开始,大量地涌进了林区,着手大规模的调查勘测工作,和部分河道的炸修工作。在山坡上,在乱石堆积的河滩上,竖立起白色的帐篷。在原始的针叶林带,在密集的灌木丛中,首次发出伐木者斧子的响声。笔直的陡壁上,高寒的草地上,流沙河岸上,留下了林业人员的足迹,洒上了职工劳动的汗水。“高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板子高!”他们在这种豪言壮语的激励下,克服着重重困难,向原始森林进军,为今后开发这个林区搜集资料。
为了查明森林面积、森林储藏量,林业调查人员整天战斗在高山陡坡上,穿行在灌木丛中,穿行在密林深处。每天天不明,他们就起床吃饭,进行准备工作。这些勇敢的开拓者,爬过了几个山头,拭着汗水向林子里走去。一天的森林野外生活就这样开始了。选点,砍线,测距,埋标,绘图,调查,测树……一系列的工作都在忙碌紧张中进行着。中午十二点钟,拿出几个冷馒头,加上一些咸菜吃一下,喝几口冷开水,再继续工作。一直到傍晚,工作了一天,拖着疲倦的身体,一脚高一脚低的返回营地。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是刚由学校里出来的青年学生,或是农村里长大的青年农民,他们从来没有爬过山,初到林区,生活很不习惯,摔倒,跌跤,从山上滑下几公尺远的“坐火车”,每个人每天都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很多人爬不到十公尺,就累得喘不上气来。可是,这些森林调查者没有在困难面前叫苦,他们迎着困难,勇敢地锻炼着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学会了抓着一些树枝踏上岩石攀上悬崖的技巧,习惯了背上几十公斤重的行李一天走四五十公里的山路。在高山上工作时,口渴了,可以巧妙地在草底下找到一潭清水,可以顺手摘到很多像草莓、羊奶子、野李子等解渴的野果。粮食不能按计划供应时,他们会翻过几个山头找到藏民家里买来一条牦牛,自己动手杀着吃。衣服鞋袜破了,他们自己会动手找几根线头把它补起来。经过这样顽强的劳动,他们先后完成了七十万公顷的林区踏勘工作,完成了近四十万公顷林地的森林调查工作,和很多林场的复查工作。
在白龙江主流,以及它的大小支流上,河道勘测队为寻找将来木材流送的线路,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住在山区的人们,通常把些倚山傍河的羊肠小道叫做“神仙路”,把从两壁伸向河面上空的山嘴子叫做“鬼门关”。河道勘测者为了查明河床坡度、宽窄、流量、流速等地质地形水文情况以及炸修工程的大小,除了要走过这些人们视为畏途的“鬼门关”、“神仙路”外,还经常要通过许多人们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在河滩地带,他们往往要穿过很多长三、五公里、十公里不等的毛竹林、倒勾刺、马牙刺的杂木林。由于荆棘过密,人无法通过,他们就用雨衣棉衣裹着头部和上身向里面钻。遇到卵石、沙、土混合而成的胶结性很差的流沙河岸,他们常常伏在上面,用手脚慢慢向前爬行。有的山沟两岸全是陡削的石壁,很难从上面爬过去。他们只得抓住一些树枝和草根,下到沟底,然后牵着一根棍子,互相照应着,从深及腹部的急流中淌过去。为了赶着完成一些工作,他们有时露宿在离开营地十几公里到二十公里的山野上。夜晚,在一天紧张工作后,找棵大树底下架起火,化一些积雪烧开水,烤些干粮,当作晚饭用。然后就披件大衣,蹲在火堆旁休息下来。深夜天气很冷,冻醒了,他们又站起来活动一下,喝些开水,再蹲下去。“火烤胸前暖,风吹脊背寒”,这样的露宿生活一直到第二天麻麻亮,又重新开始工作。一千五百多公里的河道踏勘工作和六百多公里的河道测量工作,就是这样艰苦地完成的。
这几年当中,炸石工程队还在白龙江进行了一百多公里长的河道炸修工程,使许多险要的水路成为畅行无阻的航道。他们在一面工作一面试验的过程中,摸索出许多跟明礁暗礁作斗争的经验。工作开始时,他们只会搭一般的脚手架,炸掉靠近河边的石头,后来研究出搭连环架,把脚手架一直搭到散堆在河流当中的明礁群上,还研究出搭悬空架的方法,对于坚硬的岩石和松软的大孤石,又总结出打套眼放重炮的方法。在这样一系列战胜礁石的方法下,河流当中,几百方的大孤石,一连串的明礁和暗礁,经过爆破以后,就纷纷炸成了碎片,变成木材可以通行的航道。
几年来,经过森林职工的努力,有关开发白龙江原始森林的图表和资料已绘制出来,这些图表资料告诉人们一个激动人心的事实:白龙江蕴藏着五千万立方公尺的木材,90%以上是珍贵的针叶林,林区面积有七十万公顷,是全国主要林区之一。年产量可以达到甘肃省主要林区——洮河林区的十倍。大量开采以后,这里的木材,可以采伐七八十年。
现在,在西水森林工业局的办公室里,正在赶着设计林区公路;整修河道和修建林区办公室职工宿舍的设计工作,也在紧张地整理资料中。明年将有数千人在这个原始森林里,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1958年即可部分生产。等到全部投入生产后,在这个世世代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寂静的原始森林里,将有数以万计的工人进行采伐和流送工作,那时候,斧子、锯子、马达、绞车的声音,将会奏起雄壮的劳动交响乐。成千上万根工业建筑用材,一根接着一根顺着白龙江流到四川昭化,再由宝成路转运到西安、兰州、西宁等地,支援祖国大西北的经济建设。(附图片)
炸石工程队在白龙江下波浪峡工作的情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