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多读些书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02
第8版()
专栏:

多读些书吧!
高歌今
啊,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在一天之中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光。
啊,我是多么希望具有巨大的记忆力,要使一切我所读过的东西,终生都不遗忘。
啊,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财富,能够替自己买下这所有的书籍。
啊,我是多么希望赋有这样巨大的智慧,要把书本中所写的一切东西都传达给别人。
啊,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变成这样聪明,使我也能够写出同样的作品……
这是杜勃罗留波夫少年时代所写的一首诗。他在这首诗中表示了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和迫切需要。这种热烈的愿望也充分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单是1849这一年,他才十三岁的时候,就读了四百一十种书,平均每天总在一两本以上。
这是多么令人惊讶和值得仿效的事情啊!正是这个杜勃罗留波夫,才能在二十一岁到二十五岁逝世前这短短的四年中间,写下一百多篇内容丰富而又深刻,具有高度的战斗性和艺术性的辉煌论文,受到很不容易夸奖别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声称赞。这个伟大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文艺批评家的卓越成就,决不是偶然的。他的情况真好似证实了杜甫的两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然而我们今天有不少的同志却十分缺乏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最近有个记者在下面看到一些现象是值得重视的:有的县委书记一年除了看党的文件外,就只翻阅了几本连环画。不少青年团的干部也很少读书,以致在和青年接触和交谈的时候,只能停留在几句抽象的说教上。就在不久以前,我还听人说起有个大学生说“西游记”是外国作品,有位为苏联专家翻译的青年把“胸有成竹”这句成语译成“肚子里头有根竹棍子”,有个话剧演员在笔试时回答问题把高尔基写成中国人。他走出考场时还自以为是地对别人说:“尔基不姓高,吾尚不知其为中国人也。”这种不爱读书,知识贫乏的现象,和我国文化落后,急需努力向科学文化进军,在短期内赶上世界先进文化水平的客观要求是多么不相称啊!因此,我觉得在今天,特别需要提倡大家读书,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把闲暇的时间多用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上,不要在吃喝玩乐上花费过多的心思。高尔基认为他的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书给他的。每一本好书都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扇认识复杂多变的世界的窗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改造世界。列宁眼中的真正共产主义者,决不是那些只会背诵几条共产主义的原理原则的可怜虫,而是能够批判地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人。鲁迅先生就是精通中外古今许多方面的知识,而又能够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给我国文化艺术增添了很多宝贵的独特创造的。
果戈里在“死魂灵”中嘲笑了彼得尔希加式的读书。他虽有“好学的高尚的志向”,但是一点实际收获也没有。“他在拼命的读书,虽然并不懂得内容是怎样:‘情爱英雄冒险记’也好,小学的初等读本或是祷告书也好,他完全一视同仁——都一样的读得很起劲;如果给他一本化学教科书,——大约也不会不要的。他所高兴的并非他在读什么,高兴的是在读书,也许不如说,是在读下去,字母会拼出字来,有趣得很,可是这字的意义,却不懂也不要紧。”彼得尔希加读书万卷,只是在浪费生命,这当然也是不足为训的。我们的主张是有选择、有批判、广泛而又深入地向书本猎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灵活运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