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在农业合作化第一个年头 河北抗灾增产成就显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06
第1版()
专栏:

在农业合作化第一个年头
河北抗灾增产成就显著
新华社保定5日电 实现农业高级合作化较早的河北省,在合作化以后第一个年头1956年,虽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作物遭受严重水灾,但是粮食、花生总产量仍分别等于1955年的91%和97%,而且都超过重灾年份1954年的生产水平。由于棉区受灾较重,全省棉花总产量只相当于1955年的75%。据九个专区七个市的初步统计,除了遭受水灾的农业社以外,在七千三百七十七个农业社中,增产的占近80%,保持原来产量的占15%弱。唐山、承德、张家口三个专区有81%的社员增加了收入。
河北省在1956年8月遭受严重水灾。当时沿河的农业社组织起一百五十多万人的防汛队伍,在各级防汛机构的指挥下同洪水搏斗,抢险护堤。而水灾区的近万个农业社也根据当地的地势水情,统一防水疏水,保护庄稼。全省在合作化以后大规模兴修的水土保持、沟洫畦田等工程,也发挥了拦洪蓄水的作用。因此,大大缩小了淹地面积。洪水成灾地区的农业社又统一计划,分头挖沟排水,抢救庄稼,打捞残秋,抢种晚田,弥补水灾损失。邯郸专区遭受不同程度水灾的三百四十万亩棉田,经过抢救以后,就少损失棉花两千万斤。由于及时打捞残秋,许多受水灾的玉米、谷子每亩也收了三、五十斤。此外,还抢种上五十万亩荞麦和蔬菜。
天津、沧县等专区低洼地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行了生产改革。单是天津专区静海、霸县等县的团泊洼、莲花淀等二十多个洼淀,当地农业社用七百万个劳动日兴修了包括二千多万土方工程、近一千座涵闸的七十四项水利工程,并且在这些过去十年九涝的洼地里改种了水稻,淀稻、旱稻和玉米。当洪水到来后,虽然这些洼地也是一片汪洋,但是水面上摇摆着结实累累的稻穗。据初步统计,经过生产改革以后的三百八十万亩洼地,秋季收获粮食八亿斤左右,等于1954年受水灾的天津专区全年的粮食产量。
合作化以后,各地农业社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增产措施。全省打井扩大浇地面积一千六百多万亩,肥料比往年多积了两三倍。由于增施肥料、适时浇水和加强田间管理,全省1956年夏季比1955年夏季多收了六亿斤粮食。玉米、薯类和稻子等高产作物面积的扩大,也比播种其他杂粮作物增产了十一亿斤。各地农业社在多雨的伏天推行包工和田间管理的个人负责制,及时中耕锄草和追肥,消灭了一千万亩草荒,扑灭了两千多万亩棉蚜、飞蝗等虫害。这样,给灾区的抗灾保收创造了条件,同时保证了非灾区的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