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四强对德国问题的纷歧在那里?——答何白坚、刘超二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3-10
第3版()
专栏:时事问答

  四强对德国问题的纷歧在那里?
——答何白坚、刘超二同志
对于德国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要彻底实行克里米亚会议和波茨顿的决议,根绝法西斯社会经济的基础,适当的用实物赔偿盟国所受战祸损失,建立民主统一的新德国后才能缔结和约;另外一条是要立即缔结和约并保存法西斯的残余力量。不给予受战祸最大的盟国以合理的赔偿,成立分裂割据的德意志联邦,以培植欧洲大陆国际纠纷的新根苗。苏联是前一路线的坚持者,美国是后一路线的制造者,英法则各按其本身利益,某些地方同意苏联,某些地方又附和美国。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一日,美英苏的克里米亚会议的公报中说:“我们坚持不移的目的,是摧毁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并保证使德国永远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心解除并解散德国一切武装部队;永远根除一再策谋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德国总参谋部;移去或摧毁德国一切军事装备;消除或管制德国可能当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公平和迅速惩办一切战争罪犯,并对德国人所造成的破坏索取实物赔偿;消灭纳粹党、纳粹法律、组织和制度;清除公务机关及德国人民文化和经济生活中的一切纳粹主义及军国主义的影响;在配合上述种种,对德国实行未来和平及世界安全所必需的其他措施。我们的目的不是消灭德国人民,但只有在纳粹主义与军国主义被根绝时,德国人民才有安居乐业及在和谐世界中占一地位的希望”。同年八月三日的美英苏波茨顿会议公报中亦决定:(一)毁灭作为军事国家的德国,决定剥夺其一切可用作再制造战争的潜在力,完全解除其武装与废除其军政,消除或控制德国一切工业。(二)迫使德国赔偿它对联合国家所造成的损失与困难至可能的最大限度,由盟国接管德国的工业、资本、装备。(三)由盟国处理德国舰队与商船。(四)将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给予苏联。(五)在和平会议最后解决以前,波兰西部边界暂时扩展至奥得河,但泽包括在内。
莫洛托夫去年七月十日在巴黎外长会议对“处理德国根本方针”的声明,除了反复阐明苏联坚决要实现克里米亚和波茨顿的协议外,而且明确的说:“在与德国签订和约之前,必须建立统一的德国政府”而且这个政府应当是“民主的,能够铲除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一切残余,能够履行德国对联合国的义务。其中,首先是对赔款的义务。”
对于德国鲁尔区域,莫洛托夫亦主张仍归民主德国保有,但建立四强监督,以防止其军事工业的复活。德国东部西里西亚但泽等地方,应划归波兰。
美国方面的意见,据马歇尔日前宣布,基本上要按照去年九月六日贝纳斯在德境斯图加特的讲演来修改克里米亚与波茨顿决议。所谓贝纳斯的主张是:(一)只要德国承认单纯的不作军事复兴,解除武装二十五年,就可以在最短期内缔结和约,而不须根绝法西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残存势力和四十年(苏联主张)解除武装。(二)西里西亚,哥尼斯堡、但泽等德国东部领土,不割与受祸深重的波兰与苏联、换句话说,容许德国保留反苏反波的前哨阵地。(三)反对法国对于鲁尔、莱因地区的主张。(四)德国不应依照克里米亚决定给予苏联一百万万美元数目的赔偿而且赔款也不能拿西方占领区(美英法)的工业实物折算。(五)建立一个分裂的割据的“德意志联邦”。
英国的意见从前大多是跟着美国走的,贝文赞成美国的“廿五年条约”,同意“德意志联邦”、主张“鲁尔莱因和威斯特利亚工业区,在政治上属于德国,在经济上则由英法比荷四国成立盟国委员会,实施管制五十年”。最近由于英法同盟条约的签订,苏英修改盟约的咨商,以及英国国内对贝文外交政策的不满,和美英矛盾的加剧,已使英国对于德国问题的主张,不能不有所修改,日前在英下院辩论外交政策的贝文也重复的说要“防止德国的侵略再起”,“并不反对法国要求”。
法国对德国问题的态度是有两种意见的,一种是比道尔在去年四月二十五日向巴黎外长会议提出来的,主张鲁尔在政治上经济上脱离德国,建立四强监督,并由法国占领莱因,萨尔区域的关税及工业亦应与法国合并。反对德国建立任何形式的中央政府。另一种意见是法国副总理,法共领袖多列士的主张,他呼吁:“依照波茨顿协定的精神,完全和立即肃清德国的纳粹主义,德国应立即废除军备,消灭其战争工业,并严格管制留给它的任何重工业。特别是盟国对鲁尔区的管制,要使这个大日尔曼主义的兵工厂,转变成为国际组织,并首先为遭受德国侵犯牺牲之各国的建设而工作”。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