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积极参加储蓄,养成俭朴习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07
第3版()
专栏:

积极参加储蓄,养成俭朴习惯
本报评论员
把用之有余的和暂时不用的钱存在银行里,这不是无关重要的一件小事情。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手里有了钱的时候,常常是不太需要的东西也要买,不知不觉地就把钱花光了。如果把这些根本不需要用或者可用可不用的钱储蓄起来,它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会起良好的影响;日久天长,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俭朴的好习惯。
广大人民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参加储蓄对合理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重庆南桐煤矿工人南通三,全家五口人,每月工资收入是五十一元五角,加上不固定的加班费和奖金,收入一般是够用的,而且还可有些剩余。但是,由于他平常没有参加储蓄,又不能合理地计划开支,根本没有存下钱;家中有时候需要意外开支,就得向互助会借款。后来,他们量入为出,参加了储蓄,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家目前在银行里已经存了六十元定期存款、七十元活期有奖存款和一户零存整取有奖存款。像这样的例子,各个地区都是有的。
目前还有不少人不善于处理个人的经济生活问题。有这样一些“大手大脚”的人,他们不会或者不愿意计划开支。他们每次领到工资以后,就把钱放在口袋里,随自己的高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些人专门讲究吃,有些人过分讲究穿,以花钱为“乐事”。
工资是每个人的劳动所得,自己完全有权支配。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花钱会带来什么结果呢?所谓“发薪三天富,月末空着急”,正是这类“大手大脚”的人的尴尬相的写照。他们时常东家挪西家借,或者干脆就瘪着;有的甚至弄得连吃饭也发生了困难。至于家庭之间由于花钱不当而闹纠纷,影响生产和工作情绪的,也不是个别的现象。
有许多人不愿意参加储蓄,是嫌存取手续麻烦,用钱时候不方便。其实,这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养成储蓄的习惯,自然就没有多大不方便的感觉了。相反的,有了余钱既不储蓄,又不能合理使用,等到钱用光了在要用钱的时候,才会感到真正的不方便。要知道,把余钱放在自己的箱子里和放在国家银行里,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让这些余钱在国家经济建设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这个目的,即使稍有一些“麻烦”也是值得的,有的人虽然余钱不多或者没有余钱,但暂时不用的钱却有。这也是一种储蓄能力。有人认为只有把余钱存进银行才算是有储蓄能力,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有些人对于人民银行举办的活期有奖储蓄很感兴趣,但又怕参加了这种储蓄后,被人说有投机取巧心理。这种顾虑是多余的。银行举办有奖储蓄,是为了提高储户的兴趣,更好地为国家吸收建设资金;人们参加这种储蓄,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是谈不到什么“投机取巧”的。
有些人由于生活习惯上的种种原因,怕存了款被人知道底细,因而不愿参加储蓄。这顾虑是不必要的。银行的储蓄存款章程第七条有明确的规定:“凡存款人姓名、地址、图章试样、存款数目及委托银行代理收付款项等,银行或代办所均有严格代为保守秘密的责任。”而且在银行存款,是完全正当的、应该受到鼓励的行为,有什么见不得人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