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漫谈“戏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07
第7版()
专栏:文化工作述评

漫谈“戏改”
以群
近几个月来,我们听到了不少对于“戏改”工作的责难,“戏改家”几乎完全成了一个讽刺名词。自然,我们应该承认:在过去的几年间,确实产生过不少以行政干涉的方法“强”改、“硬”改传统戏曲,而把戏改坏的事例。而且,在近几个月来的批评和讨论中,也确实揭发出了不少改坏的事例。然而,有些作者把各地粗暴改戏的事例汇集起来,而导出一个结论:说“戏改工作一无是处”或是“戏改工作使各地几无戏可演”,却不能不说是一种逞一时意气而故意在“戏改”工作者的鼻子上抹灰的说法。这就像列举出一些改得较为成功的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秦香莲”、“十五贯”等),而得出一个结论,说“戏改工作成绩巨大,没有什么重大缺点”一样,是极为“以偏概全”的说法。
所以,一切单从一个主观假设的角度,来搜集一面的资料,“归纳”出一条结论,以求“集中”否定或肯定某一种事物的办法,都是最不可靠的假科学的方法。
我也同意:戏曲改革工作不能依靠行政的方法。因为真正成功的
“戏改”工作只有在纯粹艺术创作的轨道上才有可能。然而,假使因此就说:今后无需改戏工作,只要按旧照搬即属理想,那也是一种完全脱离实际的想法。事实上,即在未有“戏改”机构之前,一切有生命、有观众的地方戏曲,就没有不是在经常进行着改旧创新的工作的,而且,这些地方戏曲的艺术生命和群众基础也可以说恰恰是由此获得的。即以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梅兰芳、周信芳等先辈京剧演员来说,他们今天最为观众喜爱的剧目,又有几出是“古已有之”,“原封未动”的?他们的戏,从剧本到表演都是穷年累月地在作着不间断的修改和加工工作的,新的剧目也是在不断地增加。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些理由,他们的艺术才在群众中得到无比的信誉和极高的评价。梅兰芳先生自己就说过:他的一些名剧,几乎每场都在修改和加工之中。所以,在我们的传统戏曲当中,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传统”。要求传统戏曲中的每一出戏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定型,恰恰是外行人的最“粗暴”的空想。就拿大家最熟悉的京剧传统剧目来说,如“长板坡”、“甘露寺”、“玉堂春”等在近几十年间就都有两种以上的流行本。比较定型的“贵妃醉酒”、“宇宙锋”等老戏在梅兰芳先生后期的演出中也有不少的小修改。这种不断的修改和加工,在舞台实践中逐步发展变化,乃至有两种以上的演出本同时并存,正是传统戏曲的一个特点,也是完全符合于民间艺术创作规律的。反对改戏,那才是违反戏曲艺术的创作和发展规律的。
问题是:事实证明凡是成功的传统戏曲的修改(包括剧本的修改和演出上的加工)都是由编剧、导演(传统戏曲中过去没有导演的名义,而由主要演员担当了这项工作)、演员自发地结合着观众的意见和要求来进行的——也就是创作者和群众共同进行修改,而不是由于什么上级的命令。过去也有由迫于外来势力——反动官方、戏院老板或什么
“闻人”的意见而作的修改,但那类修改必经不起群众的考验和时间的考验,事过境迁,立刻又恢复原状。这正是传统戏曲艺术的修改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今天我们作改戏工作也必须继承这样的传统,学习这样的经验。
所以,我们决不能由于发现了过去几年来“戏改”工作的缺点,就反过来提倡传统戏曲的一成不变,笼统地反对改戏;而应该吸取过去的经验——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研究如何使今后的改戏工作(实际上就是戏曲创作工作)做得更好,更符合民间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发展规律。一切从某一个主观假设出发,只看一面的事实,而遽下结论的做法,都会是脱离实际的,因而也就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我希望今后戏曲工作者和新文艺工作者能够根据过去“戏改”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具体的事例来分析和研究:怎样的改法得到了成功?为什么会成功?怎样的改法遭遇了失败?又为什么会失败?而不要只是笼统地反对“戏改”——自然,也不要笼统地拥护“戏改”;因为一切传统戏曲艺术都还需要继续进行创造性的改旧创新工作,以求更好的发展,这似乎是不容怀疑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