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钦州的“坭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12
第2版()
专栏:

钦州的“坭兴”
陈摩人
广东钦州以出产“坭兴”——陶瓷工艺品而闻名中外。
抗日战争前,钦州“坭兴”主要销售在越南、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一带,部分销到欧洲。那时钦州有一条坭兴街,设有四十多家经营“坭兴”的商店,手工艺人有二百多。据老艺人谈,钦州最早试制坭兴是在清咸丰初年,传说是江苏省宜兴县的紫砂茶壶被人带到钦州后,便有人开始学习仿制;因为这种陶器是从宜兴传来的,起初称“宜兴”。“坭”与“宜”在粤语中语音相近,后来渐渐就以“坭兴”作为这种陶器的专门名称了。
制造“坭兴”,必须用两种泥土,一在钦江之东的双角岭,称为东泥;一在钦江之西?头岭,称为西泥。东泥质地胶粘,西泥质地坚硬。从取泥、炼泥、做坯、雕刻到烧成后的加工磨制,每一个制作环节稍一疏忽便会全功尽弃。“坭兴”必须放在缸、坛、瓦煲等的中间,盖好后放入窑中一起烧,经过十四个小时左右才熄火,再隔八、九个小时便可取出了。
“坭兴”的色泽是丰富多采的,而且磨制后油滑光洁,这是同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器不同的地方。这里的土质经烧炼后,除有古铜、荔枝核等颜色外,还有海蓝、海棠红、渗白渗灰等种种色调;有的古雅,有的华丽大方,有的鲜艳光亮。轻轻敲打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瓶。茶具的式样有桃子、木瓜、马蹄等形状的;花瓶的式样有燕尾、海棠、莲叶等形状的。大都是六寸至一尺高。但也有二尺多高的方形和圆形的双层镂空花瓶,那是比较名贵的。“坭兴”的独特优点是:折桃李花枝,插在花瓶内能开花结果;用“坭兴”茶壶盛茶一年也不变味。因此1919年“坭兴”在巴拿马国际工艺产品赛会上,曾获得第二名金牌奖章;在1929年比利时独立百周年的工艺品博览会上也获得优胜奖。
极盛一时的钦州“坭兴”,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摧残无遗,艺人大都流离他乡。当时曾有部分人逃到越南的芒街做“坭兴”,但要回到钦州来取泥,运输困难,不到一年也就停顿了。抗日胜利后,“坭兴”工人们曾想恢复生产,但国民党反动政府并不重视这种民族工艺,在贫困和失业中,很多“坭兴”工人相继去世了。到今天,剩下的“坭兴”工人寥寥无几,会车工的只有老艺人颜干卿一人,会雕刻的老艺人也仅有潘镜光、李照允、黎启铨等几个人。当地人民委员会为了挽救这即将失传的“坭兴”工艺,便寻访了十多个新、老手工艺人,把他们组织起来,拨了款项购置了工具,兴修了厂房,在钦州附近八华里的缸瓦窑村恢复了生产。去年11月开始生产,烧出了第一窑“坭兴”。现在钦州县城的百货公司门市部,已摆上了第一批“坭兴”产品。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出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