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江浙丝绸生产情况为何不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12
第2版()
专栏:

江浙丝绸生产情况为何不好?
孙光
浙江和江苏是我国的两大丝绸产地,生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浙江丝绸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全国丝绸出口量的40%以上。很多丝绸,如浙江的和合牌生丝、古香缎、卢山纱、特号葛、织锦,江苏的库缎、双管绢等等,在国际上都是很有名的。一吨生丝可以换八十八吨钢材,一吨丝织品可以换二百四十吨钢材。解放几年来仅仅浙江出口的丝绸,就可以换回铺设一百二十六条沪杭铁路的钢轨。
1954年以来,各厂不断试制新产品,提高产量和质量,产品销路一天比一天扩大,丝绸已经销到六十八个国家。1955年,浙江生丝的产量比1949年增加三倍半,绸缎比1949年提高30%左右;江苏省丝绸产量也比以前大大增加。尽管如此,丝绸的产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的需要。可是从去年以来,浙江、江苏缫丝厂工人的出勤率却普遍下降,生产的积极性又受到不合理的加工办法所阻碍,所以生产情况不够好。例如去年浙江缫丝厂全年总产值和总产量都没有完成计划。
为什么会减产呢?
目前浙江、江苏缫丝工厂是由商业部门负责供应原料,委托它们加工。工厂只拿加工费。原料价格、原料运费和保管费都是实报实销的。而每个工厂的利润却是根据试样厂的指标来决定的,达到和超过这个指标的,就有钱赚,达不到的则赔钱。试样厂的设备比较好,工人技术水平一般都在中等以上,工程、技 术人员多,又是单班操作。一般加工厂的设备则较差,近年来,因为增加班次,新工人增加很多,平均技术水平低。所以,加工同样数量和质量的原料,一般加工厂加工出来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往往达不到试样厂的指标。试样厂的和加工厂的成品检验标准也不同,试样厂只检查丝的匀度和纤度,加工厂要检查正品率,物理指标,强力伸度等等。
这个加工办法是不合理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助长一般加工厂的非经济核算思想。一般加工厂为了达到试样厂的指标,为了赚钱,不得不把自己的计划安排在最可靠那一档上——找好原料缫高级丝。好原料缫高级丝,省力又赚钱,次原料缫低级丝,赔钱又费力。于是大家对节省原料,合理利用原料,考虑得很少。在浙江就出现了大家都抢好原料的现象。常常是一批茧子从别的地方调到这个厂,这个厂认为不好,又要求换。换来换去,一次就浪费几百元运费。浙江茧子多,每年都要支援江苏和广东。按理应该把离江苏最近的嘉兴的茧子调给江苏,但是工业部门不同意,只好把距离比嘉兴远一半的德清或杭州地区的茧子调出去。当然,为了搭配条纹,地区之间必要的调剂还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挑选”才调来调去的。几年来,因为原料迂回运输,浪费不小。
二、生产不稳定,影响工人收入。试样指标订得不切合实际,加上丝的等级又是凭眼睛来判断的,加工厂尽管想了很多办法,也很难完成生产任务。工厂为了赚钱,除了选好原料以外,很容易在工人身上打主意,提高定额。无锡缫丝六厂王厂长说:“每一百公斤丝降低一个等级就要赔九十元,为了保证出AA级丝,就得降低车速,车速慢了产量指标又完不成。”无锡缫丝六厂是个新合营厂,新工人占45%,去年上半年亏损一万八千元。有的工厂发工资都要靠贷款。去年第三季度浙江十六个丝厂有六个厂有亏损。有些工厂在亏损多的时候,就提高生产定额,有了盈余,再降低定额。定额高了工人达不到,收入就减少;定额低了,工人超额多,工厂亏损多。因此,过去无锡缫丝工人完成定额情况是“波浪式”的,很不稳定。江苏省美新丝厂去年10月上半月,工人平均只拿到工资的94.68%,下半月达到104.97%,11月上半月为97.51%,11月下半月是103.3%。江苏省去年一季度到三季度,全部生产工人的工资少支付了四万二千六百多元(包括计时工资、缺勤的在内),工人少拿了工资,经常向工会提意见。最近江苏省丝绸工厂执行了新的工资计算方法,工人的工资比以前平稳了,但又出现了宁低勿高的情况。
三、打击工人学习先进经验的积极性。每次工缴公布得很迟。商业部门怕自己吃亏,往往是四、五个月后才公布,目的是等新茧开缫以后,摸一下一般加工厂的底,实际上是想算得更精确一些。在这期间采取预付和约付加工费的办法。这样,使工厂生产管理处于被动状态。工厂和工人们一般都不大愿意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因为怕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后,商业部门也跟着相应地改变试样指标。所以,有的人说:“不推广先进经验,还可能有点利润,推广了先进经验,可能连这一点利润都没了!”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浙江和江苏省的工业部门要求由工业部门自己掌握原料,商业部门以按质分等论价的办法收购产品。这个意见是值得考虑的。陈云同志在“八大”发言中提出了应该“改变工商企业中的购销关系。应当把商业部门对工厂所实行的加工定货办法,改为由工厂购进原料、销售商品的办法”。这个办法已在其他工业部门开始试行。据上海食品工业试行自销的结果,是很成功的,全行业已由普遍困难走向好转,产品由大量积压变为供不应求。像食品工业这种产品种类繁多的行业都可以行得通,那么品种比较单纯的丝绸工业为什么不可以实行呢?这个办法即使有困难,暂时不能实行,现在加工办法里面的不合理部分,也是应该改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