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正确地规定芝麻的收购价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12
第3版()
专栏:

正确地规定芝麻的收购价格
本报评论员
国务院最近为了稳定芝麻的生产,已经发出指示,决定把全国芝麻的收购价格适当提高,这是很适合时宜的。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吃芝麻油的习惯。国营油脂公司供应芝麻油的数量,约占各种食油总供应量的10%左右。目前芝麻油的供应(尤其是小磨香油和芝麻酱)是很不充足的。这是因为,近几年来芝麻的生产情况不够好,有些地区的芝麻产量有下降的趋势。预计1956年全国的芝麻产量约在七亿斤上下,比1955年减产近四分之一左右。这种情况如果不迅速扭转,芝麻油的供应不足还会继续发展,应该引起重视。芝麻减产的原因很多,其中收购价格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芝麻收购价格同粮食收购价格的比价,在主要芝麻产区已经稍高于抗日战争以前1930年到1936年的七年平均水平。从每亩土地种植芝麻和粮食等农产品的产值(不包括副产品)的比较上看,以1955年的情况为例,主要产区的每亩芝麻的产值,除掉比棉花低些和个别产区比玉米、红粮的产值低一些以外,一般都高于每亩黄豆、玉米、红粮的产值。说明芝麻的收购价格似也并不低。但是,由于几年来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芝麻增长得快;芝麻的每亩产值比粮食虽然不低,而种植芝麻所得的副产品比粮食少得多;种植芝麻很费工,需要的肥料也多,再加上芝麻的抗灾能力极弱,比粮食生产更不稳定等种种原因,农民种植芝麻实际上不如种植粮食或其它农作物的收益多。尤其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农业合作社实行评工记分制度,种植芝麻的成本高、收益少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因此,适当提高芝麻的收购价格就是必要的了。
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实际可能出发,还不能大量地发展芝麻的生产。因为这样做势必要大量地挤掉粮食的生产。但是,必须迅速扭转芝麻产量下降的趋势,把芝麻的生产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是成片种植芝麻的重点产区,这些地区的芝麻产量应该保持在除了满足本地区的基本需要之外,还要调出必要的数量调剂其它地区的需要;其它分散产区的芝麻产量,应该力争做到在本省范围能够自给。因之,决定芝麻收购价格提高的幅度的时候,必须遵守:既有利于芝麻的生产,又不致影响粮食生产的原则。为此,各地必须根据产区的实际情况,搜集必要的材料,认真地研究芝麻同相互争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粮食)之间的比价,保持怎样的水平才能正确、合理,以便保证芝麻同其它农作物能够按比例地发展。这是一个很为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维持芝麻的生产,适当提高芝麻的产量,不能仅仅依靠提高芝麻的收购价格来解决。更重要的还是必须从生产上采取有效措施。1956年河南、湖北、安徽三个省的芝麻产量,约占全国芝麻总产量的62%,在这些成片种植芝麻的重点产区(特别是芝麻产区的国营农场和农业研究机关),应该积极试验和推广芝麻的优良品种,努力提高芝麻的单位面积产量。其它分散产区,过去多有在田边、地头种植芝麻的习惯,今后还应该适当地恢复。这对改善这些地区芝麻油的供应也是很有好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