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向人民的子弟兵致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18
第8版()
专栏:

向人民的子弟兵致敬
闻山
新华社12日讯,“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号召解放军军官们在春节不买肉类,少买年货,把肉类和年货让给人民,让给士兵。
“人民日报”把这个消息,登在第一版上,和“订好今年的农业计划”的社论放在一起。
读着这则短短的消息,咀嚼着这每一句话的涵义,热泪慢慢涌上了我的两眼;我眼前闪出一面大大的、写着“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的旗帜。
这面鲜红的旗,在成千成万的人堆里,在刚解放的广州市永汉路当中,从北往南,缓慢地前进。它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式队伍的最前面;旗上,有几个金黄的大字——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我从楼上的窗口看下去,看着那被风吹雨打得变成了淡黄色的旧军衣,看着那一张张纯朴的脸,看着那塞满了街道两旁的欢天喜地的群众,我掉下了眼泪,眼前什么都模糊了。
这不只是因为我曾在铁窗里面,痛苦地渴望过自由,而是因为这个亲爱的名字——人民的子弟兵——所包涵的真理,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因为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只是头一次,有这样一支亲同骨肉、能摧毁任何仇敌的队伍,从此可以不再受人欺侮。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永生不忘的时刻。我永远记住,在广州解放后的第一个早晨,我走上街头,人们像过节一样,满面欢笑;因为压在肩背上半辈子的铁枷,一下子已被除掉。十月的早晨的阳光,照着街道,似乎广州的太阳从来就没有这么明亮过。我看见一条被打开的脚铐,摔在路边,朝阳照着那被皮肤和袂管磨亮了的钢铁,闪闪发光。我停脚长久地凝视着它,我觉得这残酷的刑具,此时比一切都更准确地象征着自由;这是整个广州、整个中国大陆、我们整个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的缩影。
在被国民党特务炸断了的海珠桥头,人们蜂涌到断桥上去。这里昨日黄昏时曾炸沉了许多艇家,死了许多人,桥两头的屋舍,墙倒柱倾,靠近十分危险。两个满身尘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维持秩序,不让人们走近危险处。可是,他们不会叱骂,更不会像国民党的兵士那样逞凶;他们站在那里,就是两个忠厚的庄稼人的样子。因此,顽皮的孩子和青年都不怕他们,笑嚷着直往前挤。他们拦得了这头,拦不了那头,又怕出了危险,最后发急了,他们装着凶样子喝了一声,但立刻忍不住自己就先笑了起来。群众也笑了,可是他们也就不往前挤了。他们都已经知道这些战士昨夜为了广州免被继续破坏,曾跑步行军百里,但入城后又全部睡马路,不入一间民房。
这两个战士的形像,八、九年来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现在也许肩上已戴上了光荣的星星,扑满尘土的褪色军服,也许已换上漂亮的黄呢子大衣了。但就是他们,就是这些为拯救人民而出生入死,宁可睡马路也不打扰居民的革命战士,到今天还在春节不买肉,少买年货,把肉类和年货让给人民,让给士兵。
我听说,目前在我们解放军里,还自动酝酿着减薪。古人以最高的尊敬,献给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但我在这里却难以表达心中的感触。我只有一句话:
向人民的子弟兵致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