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钧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21
第2版()
专栏:

钧瓷
“钧瓷”是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珍品,产于河南禹县神后镇。根据“禹县志”记载和当地老艺人传说,“钧瓷”因出产在钧州(禹县古名钧州)而得名。创始于宋代,至元末明初而中断。宋时为“钧瓷”的昌盛繁荣时代,种类有装饰品和日常使用的碗、青盘、酒器等。器物的色彩鲜艳而多样,主有要朱砂红、葱翠青、茄皮紫三种,色红如胭脂,青如葱翠,紫如墨黑,异常精致美观。古“钧瓷”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彩釉配方相传至明代中断。
现今的“钧瓷”,是在清光绪年间摸索创造出来的。清末钧瓷又有发展,制造者达五十余家。宣统时,因兵火四起,官兵经常到神后劫掠钧瓷和居民财产,居民四处逃避兵乱,钧瓷再遭衰败,只是神后的卢家仍留传下当时制造钧瓷的方法。目前能制造钧瓷的有老艺人卢广东、卢广文、郗绍孟等三人,制出的产品多系装饰品。色彩有蓝、灰、粉红等色。无论色彩、品种、质量都不及宋代和清代产品。但卢家烧的“钧蓝”还是精致雅观的,已在广东出口商品展览会上被确定为出口产品。
去年11月底,轻工业部派陶瓷专家、湖南工矿试验所沈明扬所长等组成的“钧瓷考查组”到禹县神后去考查。通过实地观察,对“钧瓷”的烧炼方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揭开了“钧红”(红色钧瓷)的所谓“窑变”的秘密。在一次试炼过程中,老艺人向炉中添炭时,无意之间把一块焦炭掉进瓷瓶的坯子中去,结果烧成“钧红”,不仅有红色,而且有黄、蓝、紫等色,异常鲜艳。依照这个方法又试验了几次,都得到了“钧红”。这一发现为今后生产“钧红”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据专家调查,“钧瓷”所需的一切原料,在禹县境内都能取得,藏量丰富,质量高,不仅能供钧瓷制坯用,还能制造别的高级瓷器。(连晶 公远 继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