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继承民间歌舞戏曲优秀传统 许多地区举行民间文艺会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22
第7版()
专栏:

继承民间歌舞戏曲优秀传统
许多地区举行民间文艺会演
新华社20日讯 甘肃、安徽、福建、河南等省,最近先后举行了民间歌舞、戏曲会演。
甘肃省民间音乐歌舞会演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参加会演的汉、回、藏、蒙古、土、东乡、撒拉和保安等十个民族的民间艺人和专业歌舞团的演员,表演了一百多个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节目。甘南藏族自治州代表团演出的藏戏“遮近更登”和武都专区老艺人演出的“高山戏”,都是在民间流传了很久的、富有民族色彩的节目。武都“高山戏”已经流失多年,最近才被发掘出来。会上还演出了回族、东乡族和撒拉族的许多著名山歌。
安徽省的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许多民间艺人和农民用箫、笛、古琴等,演奏了南方流行的音乐节目,和其他人民喜爱的舞蹈。著名的音乐家时乐蒙在会演期间,向演员们作了艺术报告。
福建省最近在三十多个县、市举行了民间文艺会演。多年没有上演的传统剧目——四平戏西厢记里的“扇舞”,这次也演出了。流行在当地畲族中的民族舞蹈“婚礼舞”也被整理后演出。
河南省举行的第一届戏曲演出观摩大会进行了二十八天。停演了多年的豫剧“小二姐做梦”和“司马茅告状”,在这次会演中获得奖励。反映现代生活和斗争的一些节目如河南曲子戏“赶脚”、豫剧“刘胡兰”和花鼓戏“假报喜”等,也都受到大会的奖励。对河南省戏剧艺术事业有较大贡献的豫剧名演员常香玉、陈素真,和河南曲子戏老艺人朱万明、朱六来等四人,获得了大会颁发的荣誉奖。
河北省唐山专区举行的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许多六七十岁的老艺人亲自登台表演,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唐山专区蕴藏着丰富的民间艺术,那里是评剧和驴皮影的发源地,昌黎县的“跑驴”1953年曾参加过中央举办的民间艺术会演,获得观众的好评,还有玉田县的“旱船”、“西厢记”,丰润县的“飞钹”,抚宁县的“太平鼓”,都是民间艺术的优秀节目。
本报讯 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已于14日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河南省副省长嵇文甫以及会员四百人。会上,选出主席一人,副主席数人,理事五十九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