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27
第7版()
专栏:

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什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制造系主任 李家宝
深入讨论并且弄清楚高等工业学校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干部,这是目前提高高等工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我很同意这样的看法: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的干部在业务上应该具备工程师所必要的基本理论和事业技术的基础知识。这也就是说,我认为应该以培养未来的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因为工程师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中坚骨干,以工程师的水平来衡量高等工业学校所培养的干部,是最能严格地督促学校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人认为若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刚一离开学校的时候,无论如何不可能马上就能够担任起工程师的工作。也有人认为,若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必然使得高等工业学校要讲授过多的专业课,而很多经验性的知识是讲授不完的,还不如让学生到工厂去学习,反而好些,等等。这些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全面的。学生确实不可能一毕业马上就担当得起工程师的工作,但经验证明,如果在学校内已经打下巩固的、最必要的基础,则经过短时期的工作锻炼,他们应该而且是可以担当起来的。以我校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去年度的毕业生为例,他们中有的人的毕业设计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即结合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技术改进工作,在工程师及教师的指导下,来改装万能机床为自动化机床。工厂已经准备将他们设计的自动化机床投入生产。可以预料,像这样的同学,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锻炼,很快就可以独立担当起工程师的工作。至于很多作为工程师应具备的具体经验,确实不可能也不必要教给学生;但是除了理论知识以外,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包括经过总结后的经验性的专业知识在内),不但可能而且必须在高等工业学校内教给学生,以便使他们学到独立解决问题以及钻研问题的本领,在毕业后很快就能利用它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从国家长远利益来看,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还是较为合适的。至于是否一定要授予毕业生工程师的称号,这倒不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高等工业学校的专业范围究竟应该宽些还是狭些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肯定苏联按专业进行培养干部的经验是成功的,而且是适合我国情况的经验。但是,根据我国当前工业多线交错的需要,所培养的干部不容易与用人部门对上口径,而且干部培养工作必须逐年提高,因此专业的范围应该适当的宽些。目前有些过细的、过于零散的,或是稍有差别而基本内容重复的专业,应该适当地加以合并,当然这应该十分慎重,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历史发展情况来考虑,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例如我国过去没有的新专业,或是属于反映最新技术科学知识的专业等等,仍然可以设置得较狭一些。用人很多、要求很高的专业也可以分的稍狭一些。在考虑专业范围适当放宽的同时,必须反对完全恢复旧大学或英美的通才教育的作法。我们并不反对吸收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及培养干部方法中的优点;那样的干部培养方法虽然能有很大的适应性,可能使培养出来的干部理论基础稍好一些,但是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实际工作的锻炼,才能真正独立地担当起工作来。这对我国目前工业落后的情况来说是不合适的。
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又符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我很同意认为基础知识应该包括自然科学理论、基础技术理论及专业知识三部分的解释法。同时也很同意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特别注意加强教学计划中的理论基础课及基础技术理论的教育,因为不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学生毕业后将无法补足进一步提高及创造性进行工作所必需的本钱。过去几年对这方面的重视是不够的。我们也认为,过去几年我国高等工业教育中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的确有着很多缺点,如有些课程内容重复,有些课程不必要地分的过细,不少教师喜欢在讲课中罗列过多的资料性及叙述性的内容,有的内容讲的过于具体、死板等等,因此在修改教学计划时,为了提高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必须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的或还没有形成完整科学体系的专业课程进行合并、缩减时数或甚至自教学计划中将其取消,这是很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反对那种认为一般专业课不必在高等工业学校里讲授或是认为学生学了专业课会越学越死等等的过于极端的看法。因为高等工业学校毕竟不是理学院,不教给同学们必要的、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样会使同学毕业后不仅不能迅速提高,而且很难担当起改进生产及独立进行研究技术问题的有关工作。经过技术科学家们总结起来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不仅不会教死学生,而且能教给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自然科学理论来解释及研究工程技术问题。我们曾粗略地分析过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美国等国家著名的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其中专业课大都约占总学时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说明要培养出质量高的干部,除了加强理论基础课外,专业课必须占有一定的分量。此外,也要防止那种在片面强调加强理论基础的看法下,不考虑当前实际情况,不加分析地任意削减、合并专业课的可能偏向。在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下,过分地削弱专业课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工厂目前若干年内还没有足够的可能条件帮助毕业后的同学在工作岗位上补足基本的专业知识。例如目前常有不少工厂现职人员到高等工业学校旁听专业课,或请教师到厂内为技术人员讲授专业课,这说明专业知识基础不够巩固同样需要回炉。当然,理论基础知识学的不巩固,在工作岗位上提高或再回炉那就更加困难,此理已非常明显,勿庸再加强调。
过去高等工业教育事业在数年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干部,有很大成绩。但是缺点确实也不少:毕业生独立工作及钻研能力不强;所具有的理论知识不够巩固;专业知识过狭、过琐碎,等等都是。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计划分量过重等等固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其他种种原因也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如教学计划执行的过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分量过重,而且有些形式主义,教师对学生管的过死、扶的过于厉害,学校常常无原则地迁就学生意见等等都是原因。这些都有待于高等工业教育工作者及领导部门进一步在肯定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研讨,逐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