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祭灶”及其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04
第8版()
专栏:

“祭灶”及其他 草厂
按旧历,从年底的祭灶,到正月十五闹元宵,都属于春节的范畴。这二十多天,在我们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中,一直被当作盛大的节日。前人关于年节的文字记载,告诉了我们,社会经济,如何逐步走上繁荣;却也告诉了我们,即便是过年过节,其中也反映了阶级斗争的痕迹。
送灶和接灶
在迷信传说中,灶神是玉皇大帝所派,驻在老百姓家中的“家神”。他监督一家行为,掌管一家吉凶。每年年底,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去做汇报。在他去的时候,老百姓给他送行,名叫“送灶”;估计他去了几天,仍然回来,就得给他接风,名叫“接灶”。这两个节目合在一起,总名叫“祭灶”。
送灶的仪式相当隆重,要备供品,甚至还准备好了灶神坐骑所用的料豆。行过礼,把灶神神像焚化,灶神上天去了。过几天,一般是年三十晚上,贴上新的灶神神像,这就是把他从天上接回来了。所供的却不过清茶一杯,因为送灶和接灶的仪式有繁简的不同,所以一般称祭灶,都只指送灶。
在灶神神龛上有一副通用的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老百姓供灶神的目的和愿望。
为了怕灶神上天时多话,在送灶的祭品中,就特制一种麦糖,吃起来很粘牙。意思说,灶神吃了这种糖,说话困难,就可以少说或者不说了。这种糖,叫做“灶糖”,各地制造方法和形式不一,原料却大体相同。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人,回忆儿时,每每会想起灶糖来;灶糖是既带有美丽神话色彩,又有一种特别的“家乡风味”的。
送灶的日期,古老的年代里,有个不成文法,叫做:“军三、民四、王八五。”三、四、五,是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的省称。
这个不成文法,可能是明代规定的。当时军家,都是功臣后裔,十分显赫,在地方上,是豪霸的统治者。祭灶要让他先祭;他祭完了,一般老百姓才许祭。至于王八,是指娼妓“贱民”一类的人。
最初,这个不成文法,好像执行的很严,不许错乱。如果有谁不遵守,提前了日子,被发觉了,小则挨打,大则受刑。
封建的最后期,渐渐地没有人管这样的闲事了,大家就全都在二十三日这一天祭灶。
团圆饭的首席
除夕是一年中最为丰富的一餐。这一餐叫做“团圆饭”。
团圆饭固然主要是家庭中的聚餐;但在其它组合中,也照例要吃这么一顿。例如说,商店,到了年终,老板要办酒请伙计们,以酬一年辛苦。
老板请伙计,不一定是愿意请的,却是不得不请的。一般习惯,按职位大小,排列座次。有时却又不然,把职位低的却请了坐首席。这个坐首席的,到明年就是被解雇的。当时彼此心照,并不言明。不用说,这餐饭吃得是很不愉快了。老板还在假情假义地“请!请!”伙计却是内心焦苦,筹划明年谋生的道路。这样,广泛流传一句话,说的是:“今年一顿团圆饭,明年一个东来一个西。”
春联的讽刺
从辟邪辟鬼的“桃符”,发展成为一年一度、万户更新的“春联”,也有千年的历史了。
春联的目的,虽然在说吉利话,说勉励话,其实也还是离不开政治的。
在以前,有一副春联,写的是:“皇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大家都爱照抄一副,贴在自己门前。据说,这副春联乃是明世宗写了赐与一个大臣的。后来什么“国恩家庆,人寿年丰”之类的春联,都离不开这一套规格。
老百姓岂能全爱颂扬“圣德”;也尽有人,利用春联这一形式,表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例如,民国初年,袁世凯做大总统,在某处有副春联,写的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对于“民国总统”作出深度的讽刺。也就在那个时候,一个土地庙上的春联写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元宵一首诗
元宵节,叫做“灯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古时十分热闹。官府扎灯,有所谓“鳌山”之类的大灯,还有多种戏耍饮宴的节目。反正用的是民脂民膏,尽量挥霍,且不说它。最为可恶的,乃是为了粉饰太平,限令一般老百姓,每家至少要挂一盏彩灯。如若不挂,便是违法。这样,使得一些老百姓,受到许多由灯而起的剥削,竟有因之倾家荡产的。
有一首诗说:“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明明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却弄得“父子相对哭”,封建统治者是多么令人可恨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