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青海高原民族联合社办得很成功 民族团结日益增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05
第1版()
专栏:

青海高原民族联合社办得很成功
民族团结日益增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新华社西宁4日电 青海高原上民族杂居地区的各族农民,团结生产,充分显示出了民族联合农业社的优越性。
高原上一千六百多个分别由两个到七个民族组成的联合社,绝大多数是去年春天才建立的,在第一年虽然遇到冰雹、霜冻、山洪等自然灾害,但是粮食产量仍然比丰收的1955年增加一成多。许多社出现了大面积丰产纪录。有五个居住在拔海两千多公尺地带的联合社,每亩青稞或春小麦平均产量超过六百斤,两个社出现了春小麦的“千斤亩”。
一年来,各族农民除了亲身体验到组织起来有利于改进耕作技术、进行基本建设和战胜自然灾害的优越性以外,特别感到民族杂居地区各民族联合办社的必要和好处。青海省民族杂居的农业地区,一般是地多人少,各民族互助合作便减少了劳力不足的困难。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香日德镇附近的藏族和蒙古族农民在单干的时候,因为劳力缺乏,耕作经营很粗糙,有的麦田不施肥,麦草杂生也顾不上拔草。他们自从组成了团结社以后,统一调配劳力,改进耕作技术,麦田都施了底肥和追肥,普遍浇三次水,拔两次草,所以青稞平均每亩收获九百四十四斤,小麦每亩收获四百九十斤,大大超过了单干时的产量。
民族联合社集体生产有比较明确的分工,能够发挥各族社员的特长,互相学习和提高。许多以饲养耕畜见长的藏族、土族和蒙古族农民,当了民族联合社的饲养员;长于伐木的撒拉族社员,便被派到副业生产队砍伐木材;汉族农民耕作技术比较好,他们耐心地帮助兄弟民族社员提高技术。各族社员在一个社里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不仅使生产效率比单干时大大提高,也逐步缩短了各族农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上的距离。
在民族联合社中,各民族都有干部参加社的领导,各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都得到尊重和照顾。不同民族社员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战胜灾害和困难,分享集体劳动的果实,因而大大增强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以前,有些地区的两个民族互相歧视,同一民族也常因为宗教派别不同而不相往来。现在这种现象已经被各民族在同甘共苦中产生的团结友爱所代替。有着藏、汉、回、土、满、蒙古、撒拉等七种民族杂居的大通县,自从去年春天实现合作化以来,县级和乡级政权机关就没有受理过一件民族纠纷的案件。民族团结增强了,即使民族关系上发生一些小问题,也能在联合社里得到妥善解决。
目前,这些民族联合社正在通过整社工作,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研究如何更好地贯彻民族平等、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多数民族社员照顾少数民族社员的原则,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和搞好今年的生产。极少数还留在社外的农户,现在也在申请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