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长春街头的“画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06
第7版()
专栏:

长春街头的“画报” 本报记者 温述仙
冬天的长春市,一片银白色,到处是冰冻。气温经常在零下二十度左右。但是长春一个露天的街头画报,却好像严寒中的篝火,一天到晚吸引着大批大批的观众。
这是新出的第五十八期“画报”,内容主要是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宣传当前的国际形势。几个年轻的工人,指着一幅题为“官风”的漫画笑道:“这股风真要不得!”这幅漫画画着两个干部:站着的一人,亲热地向坐在桌旁的另一人叫道:“老刘”,老刘没有理睬,抽着香烟,斜瞪着眼珠。“刘同志”,这个干部改换口气,再叫一声,但刘同志仍然不理睬,不过斜瞪着的眼珠转正了一些。最后,干部又叫了一声“刘股长”,这位股长才把左手往后面一扬,说道:“这才像个样子!”漫画自然有些夸张,不过它所揭露出来的这种“官风”,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还遗留着。另外有些观众在那儿边看边说:“嘿,这顶帽子真大!”原来他们正在看一幅题为“向官僚主义批评到底”的漫画:一个勇敢的人,三番五次地向官僚主义的领导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但是这位领导人员不仅不重视他的意见,拒绝他的批评,并且用“无组织、无纪律”、“反抗领导”等等大帽子把他罩起来,然而,他从帽顶上冲出来,又向官僚主义者坚决地提出了意见。还有许多观众,站在时事漫画栏前面,舍不得走开。
这个“画报”是长春市文化馆(现在改为市群众艺术馆筹备处)办的,是竖立在斯大林大街的街头画廊,长达一百二十六尺。它经常以色彩鲜明的漫画、连环画、政治宣传画以及图表等等,和群众见面。从1955年4月以来,共刊出了二千七百多幅。
人们非常喜爱这个画报,称它为“街头大学”、“推动长春市中心工作的鼓手”。去年年初,长春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画报”很快刊出了“长春市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图”,吸引和鼓舞了无数的观众。当英法帝国主义者侵略埃及的消息传来以后,“画报”马上开辟了快报栏,每天下午刊出快报,用醒目的字体,报道当天重要的消息,并配上时事漫画,激起了广大人民对于侵略者的义愤,以及支援埃及人民英勇斗争的热情。大家都称赞“画报”出得迅速及时。
“画报”刊登的画,有一部分选自“漫画”杂志和各地报刊,一部分是市文化馆美术组同志自己创作的,还有一些是群众投稿。这些画多以长春市群众生活有关的事件为题材,常常以最大的热情,表扬先进工作者和批评生活中的落后现象。“画报”曾经刊登过一套连环画,表扬长春国营食堂的青年推销组,这个组里有一个比较落后的服务员,看到这套连环画以后,认识到自己以为服务员工作没“出息”的错误思想,于是工作积极主动起来。去年长春市开展卫生运动的时候,“画报”上的漫画,严厉地批评了不讲卫生的人,给人们印象较深的有这样两幅:其一批评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家属宿舍和百货公司第二商店,因为他们偷偷地把垃圾倒在胡同里。许多人看了这幅漫画都说:“真带劲!连省人民委员会的宿舍都批评上了,我们还能不搞好卫生吗?”另外一幅题为“白衣天女散花”:在雄伟的长春市立医院大楼里,一个穿着白工作服的女同志,从四楼窗口往街上倒垃圾,恰巧撒在几个过路人的身上。画上的“大楼”和真的市立医院大楼一模一样,而且医院同“画报”恰恰隔街相对。从此,人们便再也没有看到这个医院发生类似的事件了。前几个月,“画报”刊登了批评两个工厂忽视安全生产、发生人身事故的连环画。被批评的长春机械一厂厂长看到以后,召开了职工大会,作了自我检讨,并采取了消灭事故的有效措施。
由于这个“画报”具有战斗性,能够运用批评的武器,代表群众说话,群众非常喜爱它。有些群众,自己不会绘画,也把看到的不良现象,写给美术组,请求绘画刊出。有些群众则尝试着以画稿投寄“画报”,例如前面介绍的漫画“官风”和“白衣天女散花”就是群众的创作。
市文化馆美术组的同志们,在开始搞这个街头画报的时候,信心不大,还认为这个工作没有“出息”。但是党非常关心他们,群众对他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欢迎了。
前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找他们去谈话,省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鼓励他们,要他们向苏联著名的讽刺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学习,把“画报”办得像“罗斯塔之窗”一样,发挥战斗性,作为教育群众的武器,作为监督全市工作的眼睛。
这次谈话,使他们认识到,看不起街头画报工作的不过是他们自己,党和群众是关怀他们的,他们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更热爱自己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