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9阅读
  • 0回复

“我们永远不要相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07
第5版()
专栏:

“我们永远不要相忘” 中国访问缅甸艺术团团长 吴文
在缅甸的一个月,我们一直是在热烈的友好气氛包围中渡过的。
去年12月15日,我们一下飞机,就受到了仰光十几个团体和学校代表的欢迎,上百个穿着火红纱龙的少女捧上一束束鲜花。当我们乘火车去曼德勒演出的时候,沿途许多车站都有等待着向我们献花的人群,东吁和良里彬的站台上还举行了茶会。我们到处都听到缅甸朋友向我们高呼“伯马达由且且也地灭巴绥”(缅中友好万岁!)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虽然在我们访问缅甸的时候到锡兰去过一趟,但是却两次接见我们,三次观看演出,还以翻译协会主席的身份为我们举行了一次茶会。吴巴瑞总理在接见我们的时候,提出了很好的进一步加强中缅两国文化交流的意见,并且告诉我们,他的夫人为了将来到北京能讲几句中国话,正在向姚仲明大使夫人学中文。最后还开玩笑地说他的夫人已经是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了。跟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的人,几乎都有着到中国来看看的愿望,并且非常喜欢学几句中国话。负责接待我们的缅甸政府官员,都学会了说“我们永远不要相忘”这句中国话。在我们即将离开缅甸的最后几天里,每次见面时他们都深情地重复着这句话。
在缅甸的日子里,我们体会到周总理为什么用“亲戚的国家”来形容中缅两国人民的关系,而缅甸人为什么把中国人亲切的称为“胞颇”(同胞的意思)。
缅甸人民对于中国艺术并不陌生。远自唐代以前,中缅就开始了文化交流。所以,中缅两国的文化艺术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却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曼德里太阳报”在评论我们演出中谈到:尽管中缅两国人民言语不通,但是缅甸人民对于富有东方色彩的中国艺术,觉得特别亲切而又容易接受。
我们的演出,在缅甸各地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仰光首次演出的七千张入场券,两小时之内就全部售光。我们每天下午七时半开演,但是有的观众从两点钟就等在剧场门口。在曼德勒,有的观众从中午就去占位子,全家轮流坐在那里看守。演出的时候,连剧场周围的屋顶、树梢以及停在剧场门外的公共汽车顶,也都时常挤满了人。由于缅甸人民热烈欢迎中国艺术,因此,我们访问的城市不得不在原定的仰光和曼德勒以外又增加上毛淡棉和眉缪,我们所演出的场次,也不得不从七场增加到十七场,并且参加了缅甸独立日的游行和巴宇总统游园晚会的演出。
缅甸人民对于中国艺术中所充满的乐观情绪,获得很深刻的印象。曼德勒“人民报”评论说:“中国艺术家们所表演的节目,看起来是那么优美,轻快,其舞蹈服装和化装都具有特殊风味,演员们也个个精神饱满,愉快乐观”。“曼德里太阳报”的评论把这一点讲得更为突出:“他们那种愉快、活泼的表情,没有任何伪装,完全是出自他们内心的真实感情,他们的表演感染了观众,观众们因而轻松、愉快。……优美的演出简直把人们带进一个欢乐的世界。”
我们所接触到的缅甸艺术界人士,对于中国接受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总是询问得很详细,我们体会到,他们之所以如此关心并且重视中国整理民族文化遗产的经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也正在致力于整理缅甸的古典艺术。据我们所知道的,他们对于缅甸的古典舞蹈基本动作的整理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了创作新舞剧的尝试。在音乐方面,也开始了繁重的记谱工作,并且在曼德勒和仰光的艺术学校都专门设了记谱的学科。他们在这方面踏踏实实的作法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艺术上的接触和互相学习,不仅使中缅两国的艺术家们感情更接近了,在两国广大的人民中间,通过艺术的语言,也完全可以更加增进彼此的友谊。缅甸政府教育和文化部部长吴吞丁在一次讲话中曾经这样说:“过去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人是很急躁很粗暴的,但是在我看了中国艺术团的演出以后,在我和艺术团相处的日子里,发现我的这个印象是毫无根据的。”毛淡棉的县长宇珍貌在我们所举行的告别茶会上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起初由于不了解中国艺术团,所以我们不希望艺术团来,但是,在看了演出以后,我们竟产生了这样的愿望:欢迎中国艺术团今后多来几次。”
周恩来总理访缅期间,中缅两国政府领导人,曾经在多次的讲话里都提到了加强文化交流的意见。这也是中缅两国人民的共同希望。我们相信中缅两国的文化交流,一定会在两国人民间深厚友谊的基础上,日益频繁,日益发展。文化往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阔。(附图片)
周总理陪同巴宇总统(中)和吴巴瑞总理(右)看中国艺术团的演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