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从大渡河到金沙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09
第4版()
专栏:

从大渡河到金沙江 本报记者 纪希晨
(续昨)
深山里的红旗
刘伯承将军和彝族首领之一果基约旦,在海子边“歃血结盟”的故事,神话似地被载入红军长征的史册里。11月14日这一天,我们经过他们当年结盟的地区。沿路在那金黄的青杠和冬白杨的林区里,在那蒙着白雪、映照着朝阳的山岗上,我仿佛看到了红军长征的跋涉形象。
一爬上菩萨岗,进入冕宁县拖乌彝族地区,我们就像回到了故乡那样,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到亲切。而最使我兴奋的是我见到了当时亲自参加结盟的果基约旦的弟弟——果基尼培先生。
这位五十一岁的彝族朋友,体格魁伟,肩披“查尔凡”,头缠黑纱巾,紫红的方脸庞上,炯炯有神的眼睛,总像在注视着什么似的,一见就给人留下健壮慓悍的印象。回忆到当时结盟的情景,和后来彝族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他便热情奔放地说了下去:“和刘伯承哥哥饮血酒,是我亲自杀的鸡。这天下午(1935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初九日)红军来到我们果基家支的地区里。红军宣传员向我们说:‘红军和彝族是兄弟,我们要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打倒国民党军阀。’加以红军纪律很好,尊重彝族的风俗,吃了荞子、洋芋都把白洋放在地头里,因之,我们很快相信了红军。我的哥哥小约旦,经过一位冯同志的介绍,会见了刘伯承司令员,要求和刘司令员结拜为兄弟。后来,我们就来到方圆五里大的海子边,在海子西边的草滩上,按我们彝族最隆重的仪式,由我杀了鸡,将血淋在二碗清水里,然后由沙马尔格念咒语说:
‘今天刘司令员、小约旦在海子边结盟为兄弟,日后谁如有变心,就同鸡一样死去。’我哥哥先请刘司令员喝,他马上端起碗,大声说:‘我刘伯承同小约旦今天在海子边结义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我哥哥一面大笑说好,一面说:‘我小约旦今天同刘司令员结为兄弟,共同生死,如不守誓,同鸡一样死去。’两人端碗一饮而尽。刘司令员当时还给我们颁发了委任状和红旗,红旗上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另外,又把一支最好的三八式步枪送给小约旦,作为赠礼。从此,我们彝民到处都打着旗子欢迎红军,使红军安全通过了彝族山区。我在给红军带路时,临别红军还送给我们十三枝枪、二匹马、一只猪和好几套衣服呢!”
红军走后,以罗秀挺为首的国民党匪军,向红军沽鸡支队展开了残酷的进攻,但每一次都被英勇的彝民打退了回去,在反复的进攻退守中,小约旦始终高擎着这面红旗,一直顽强不屈地战斗了三年。后来,国民党改用“以彝制彝”的办法,从彝族内部挑拨起冤家械斗。1938年5月15日,四十九岁的小约旦,终于牺牲在埋伏袭击的阴谋里。在哀悼小约旦的民歌里,彝胞们这样表达着自己的意志和信心:“小约旦,所有人都喜欢你,现在你死了,我们一定要替你报仇!不报仇,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刘将军!刘伯承的红军是会回来的!”
在那悲惨的年月里,彝族人民始终如一地对红军,对胜利怀抱着希望。后来,人民军队果然回来了。当他们再次经过这里的时候,小约旦的妻子和儿子果基阿比姆,手中捧着他们用鲜血保存下来的“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穿过高山老林,在进军的行列中,到处寻找着“刘伯承伯伯”,把光辉的旗子交献给自己的亲人。那枝珍贵的三八式步枪,小约旦遗留给他的儿子,他儿子在解放后又把它献给政府了。
几年来,生活在拖乌地区的一万四千多彝族同胞,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恢复发展了农业生产,开发了原始的林区;去年,又实行了民主改革,推翻了原始的奴隶制度,解放了成百成千的奴隶,开始向幸福的社会主义跃进。谈到这些变化,现任县政协常务委员的果基尼培,拍着他的胸膛说:
“我们彝族果基家,一向是共产党的友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在深山里建设社会主义。请转告刘伯承元帅吧,我们是忠于对他的誓言的。小约旦家中的九口人,生活都很好,经过改革,他家现在还留有三条牛、四匹骡马和一百多只羊哩!”
金色的山谷
翻过崎岖的山路,一过了冕宁,吉普车顺着广阔的安宁河谷,加快地向西昌驰去。平坦的公路上,一连十数里尽是高大的白杨,昔日曾被诸葛亮形容为荒凉不毛的地方,如今竟变得那么肥沃、富饶、美好!
西昌,这座汉为邛都、唐为西宁州、元为建昌路的古城,现在是拥有一百四十多万各族人民的西昌专区的首府。这里气候温和,向有“四季无寒暑”之称,各种物产十分丰富,盛产大米、小麦、油菜、杂粮等农作物。在南部金沙江亚热带的河谷里,石榴、咖啡、木棉、芭蕉果样样都有。这儿的特产蜡虫,质量优良,每当三、四月蜡虫成熟季节,到处都是“蜀南虫客纷奔驰,穿岩越岭人如蚁”的熙攘景象。西昌城外风景秀丽的炉山,周围达六十里的邛海,更是游人迷恋的地方。平静如镜的水面,阵风一吹,一鳞鳞波浪,犹如千万只白鹅在游荡。
西昌地区的群山里,蕴藏着巨量的矿产,铁、煤、铜、铅、锌、镍,金、水银等达数十种。据史料记载:远在三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开始开采矿产了。相传为明朝傥天山创办的木里洼里金矿,采金工人在清光绪年间一度达三万人以上,金块有的竟达三十一斤重。这些矿区,可惜后来都被荒废破坏了。解放后,在祖国工业化的进军中,一支为数达五千人的勘探大军,来到了这一带地方,白色的帐棚和高大的钻机,布立在周围的山岗上。在雅砻江流域内已经查明的盐边铁矿,现在再次证明是我国最大的铁矿之一。在那长达十余公里的矿体内,遍地都是露头闪光的矿石,铁的储量超过了国家公布的二亿八千万吨,矿石的含铁量也很高,足够在我国西南地区建立一个巨大钢铁基地的需要。在这个铁矿的附近,最近还发现一个储量很大、质量良好、可供炼焦的大煤田哩!
一位最近从矿区归来的同志,向我描述这一带未来的发展远景时,激动地说:从西昌到金沙江边长达二百多公里的川滇西路上,竟日奔驰着满载各种勘探人员、设备的车辆。从成都经峨眉、西昌、会理的长达一千零五十公里左右的成昆铁路,也在进行测量了。可以相信:不久将来,这带金色的山谷,将会为祖国放射出更灿烂的光芒!
(完)(附图片)
西昌附近的邛海。纪希晨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