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访问卡尔德霍尔原子能发电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10
第6版()
专栏:伦敦航讯

访问卡尔德霍尔原子能发电站 本报记者 苏蓝
在火车上睡了一夜,我们到达卡尔德霍尔的时候,天已经大亮。走出温暖的车厢,迎面扑来一股清新的冷风,顿时使人精神爽快,这比在伦敦呼吸那种掺了煤烟的空气,要舒服多了。
车站附近没有居民区,右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浅蓝色的海水抛出一簇簇白色的浪花。左边远处,透过清晨的薄雾,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几个山头。要不是在走出车站后望见了原子能发电站的高大的冷却塔,我们准会以为找错了地方。
据说,来到卡尔德霍尔参观原子能发电站的,除了马林科夫以外,我们是第二批来自“东方”的客人。不能不感谢英国原子能委员会对我们这次访问所作的安排,委员会还派了曼利先生陪着我们。他对我们作了不少帮助。这位先生对于社会主义说不上有什么同情,甚至还有不少偏见。他认为到“铁幕”后面去旅行,得冒着生命的危险。尽管他本人就在几年前到过布拉格,而且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但是,他也不满意美国。当谈到原子能发电站的时候,他的脸上充满自豪,最后把两手向裤子口袋里一插,耸耸肩膀:“在美国,只有原子弹”。
一条不宽的水泥路,好像飞机跑道,从这个小小的车站直通发电站大门。我们用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走完了这段路,然后在大门口被拦住了,在这里,要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在各种各样的卡片上签字。办完这些手续,花去了将近二十分钟。
接待我们的是弗罗斯特先生,这位年轻人,向我们介绍了发电站的规模和原子能发电的简单原理。这个发电站是在1953年4月开始兴建的,分甲、乙两套,每套有两个反应堆。去年10月,甲套中的一个反应堆已经开始发电,发电能力共二万八千瓩。据说,到1958年甲、乙两套全部投入生产后,发电能力将为十八万四千瓩,可以供应二十万人的用电。一套简单的图表,说明铀235怎样变成动力。
从原理上讲,卡尔德霍尔发电站和苏联的原子能发电站是差不多的。弗罗斯特用简略的图解告诉我们:反应堆产生热能,这种热能由流体经过管道引到热交换器内;热交换器把水变成蒸汽,蒸汽又通过一系列的管道,引向透平,推动发电机,产生电流。当然,在这里叙述的如此简单的过程,在科学上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我们的参观从反应堆开始。放置反应堆的,是个五层楼高的长方形大厦。四个和大楼几乎同样高的巨大热交换器,紧贴在它外面的四个角上。热交换器的外形,很像一节放大了的腊肠,坚实的铁架,把它竖立起来。还有一些粗大的管道,纵横地围绕在它的外面,像是捆着腊肠的绳子。
进入大楼后,电梯把我们一直带到顶端——第五层。这儿十分宽敞,除了一部可以推来推去的装添铀棒的机器以外,几乎没有别的东西。地上铺着钢板,上面有几十个封闭了的孔道。铀棒就是从这里装进去的。在我们的脚下,就是个菠萝形状的反应堆的顶部。这个反应堆,是由一百三十吨铀和二千吨石墨组成的,然而这里十分安全,因为反应堆已经用十五公分的钢板和二公尺厚的水泥包裹起来。这样,飞逸出来的中子,就不能透过这层特别的墙壁伤人了。
我们顺着“之”字形的楼梯,到了第四层。从这一层以下,我们都是在反应堆的侧面了。在这间不大的房子里(因为反应堆已经占去了很大的空间),摆着一些铀棒。铀棒是用锌包起来的。它比手腕略细一些,竖在地上,可以齐到人的胸部。当我们提到用原子能发电的原理已经不成为秘密的时候,曼利先生马上说:“这里有两个秘密。”他还郑重其事地表示:“我的任务就是对你们保守秘密。”也许,这就是曼利所指的“秘密”所在:卡尔德霍尔所用的铀是天然铀;苏联原子能发电站用的是浓缩铀。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并不想窥探这里的“秘密”。我们钦佩英国科学家在技术上所获得的成就;但是,我们也钦佩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家们,他们是第一个建成原子能发电站的。
我们经过了检查瓦斯的第三层楼和控制反应堆的第二层楼。这里都摆满了仪器。工作人员并不多。整个发电站工作人员共四百名,其中包括七十名技术人员。我们在这儿碰到的人,都穿着白色的罩衫。从外貌看来,很像医院里的大夫。直到大楼的最后一层,看到发出巨响的机器,才使我们意识到这儿是一个工厂。使人纳闷的是,这个反应堆所发出来的巨大的能,是为谁服务的?弗罗斯特对我们说:“1953年为了生产一些钚,所以建立了一些反应堆。生产钚的同时,也生产了很多热量。这就发生了怎样利用这些热量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卡尔德霍尔发电站。但是,英国原子能委员会工业总经理赫登在一篇文章里是这样写的:“建设原子能发电站的目的都是为了生产钚。而电力只是一种有用的副产品。”究竟这些电能是军事工业的副产品呢?还是它干脆就是因为军事需要建立起来的呢——我们不十分清楚。但是,就在卡尔德霍尔发电站的旁边,是英国温特斯克尔原子能中心,它是完全为军事目的服务的。
离反应堆不远,是透平大厅。这儿清洁畅亮。四个透平粉刷成浅绿和淡黄色。一字排列在大厅中央。在它们的周围,布满大大小小的管道,这些管道大的直径有一公尺,如同天安门上的红色梁柱;小的只有手指那么粗。在这里,只有两个透平开始了工作,但机器的轰鸣,已是震耳欲聋。谈起话来,都得放开喉咙。当我问到发电站生产成本时。弗罗斯特说:
“以铀作燃料,要比煤费三分之一左右。假若把运输费算在一起,就差不多了。而且干净得多。”
的确,在这里看不到一般发电站冒出来的那种浓烟。
原子能委员会只为我们安排了三个小时的访问。当我们正要辞别的时候,忽然被通知说:发电站的经理和副经理要招待我们午餐。在餐厅里,我们和这两位负责人见了面。他们不仅是发电站的行政管理者,也是技术上的指导者。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嚼完了牛排。这时,副经理忽然问我们:“你们中国报纸是否报道真实消息?”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使我们觉得十分奇怪,总经理斯特雷奇先生用抱怨的眼色看了看他的同伴,马上半开玩笑地向我们说明:“他为什么这样问呢?因为英国的报纸从来不说实话。”于是主客之间一阵“哈哈”,我们就在这哈哈声中结束了对卡尔德霍尔的访问。(附图片)
卡尔德霍尔原子能发电站鸟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