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为不叫喊者叫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15
第8版()
专栏:

为不叫喊者叫喊
弓长静
最近常常看到报上有“闲得心里发慌”者的呼声。一个满怀热情,想勤恳地为革命做些工作的人,却竟几乎没有工作可做。这一则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二则觉得光吃饭、领薪,对革命无所贡献,心里有愧;因而“发慌”,以至不满,提意见,闹情绪,发牢骚,告状,这是很容易理解,也极令人同情的。
据说有些领导者很怕下面干部喊“闲得慌”,说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他们没有主动地开展业务,云云。在叫喊“闲得慌”的人中,“没有主动地开展业务”者,恐怕会有的。但是,若以此作为挡箭之牌,显然是不行的。我想,他们的呼声、叫喊,足以证明他们中至少大部分是把工作视为乐事,能多做就多做,愿意忙而不愿意闲的自觉的工作者;如果他们是些以闲而无事为乐,喜欢“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闲”了岂不正好,何必去提意见、发牢骚、告状、大喊大叫?
说到怕,对于有些持“人多好办事”哲学的领导者来说,下面干部喊“闲得慌”的确有些不太悦耳,甚至有点可怕的。然而,其实这些干部的叫喊,就像得了病的人喊出“我有了病!”一样,不管得的是阑尾炎,需要作切除手术;或得的是重感冒,发高烧,需要吃药降温,只要知道得了病,就有了医治的希望。令人可怕的,倒是有些干部虽整天空闲无事,但不“发慌”,不叫喊,安之若素,心情泰然。不幸,在我们许多机关里,这种人并不是个别的,恐怕比大声喊叫“闲得心里发慌”者还要多。
不是常见有些同志半天半天地翻阅报纸么?这就是象征。看报,虽非工作,但也非完全闲着,它好像介乎工作与闲着之间,而且如有些人所说的“不看报就不能工作”,所以尽管一看就是半天甚至多半天,别人无可厚非,自己也能勉强地心安理得。何况,现今机关的办公室里的报纸,都是品种很多,花色齐全,既然有空闲,何妨看了这份看那份,看了正刊看副刊,看了副刊看广告,尽知天下大事,博赏诗画小品!不要说还要做“工间操”,还要聊聊天之类,就是不停地看,一个上午也的确不够呢。再说,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内部文件要看,还有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以及无关的会议和报告,要参加,要听,还常有这样那样的展览会要参观……常言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天八小时,自然是很容易过去的。这里,我决不是说,看报、看文件、听报告、参观等等,都一概要不得;是说,这些活动的绝大部分,本身并不就是工作,许多人或半天或多半天或整天就是这样地“工作”,究竟不是正常的气候。
那末,为什么这些人虽闲却并不“发慌”,不叫喊呢?是他们有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癖么?恐怕不是。主要是他们对于“闲”,已经习惯了,麻痹了;自然,也有的是因为还没有闲到“发慌”的程度。这样,他们也就不再想“忙”,不是有的竟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么:“大机关的工作,就是这样!”就这样,日久天长,这些同志的朝气在衰退,脑子在生锈,笔杆子越来越不灵活,实际工作能力再无从提高……。而且,正因其不“发慌”,不叫喊,他们的病也就可能无从医治,病情就有蔓延和深入膏盲的危险!
所以,我要为这些不叫喊者叫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