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4阅读
  • 0回复

向老范学习立功——记模范炊事员范克宽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3-22
第4版()
专栏:

向老范学习立功
——记模范炊事员范克宽同志
梅村
在事务人员大会上,一个穿着一身油腻衣服,红光满面,精神勃勃的老头子,微笑着,气昂昂地走上台子。大家把眼睛都看着他,他很自然地把拳头一挥,大声说:“别看我老了,其他方面不敢和大家比,咱们比工作!我老范不吹牛,以后看事实!”
这是才被大家选出的头名模范事务工作者——范克宽同志,我们军政大学校部五十三岁的老炊事员。在立功运动中我觉得应当把他介绍出来,让大家学学他立功的榜样。
一、“好好干”,“好好学!”
他常劝大家“要艰苦工作,忠心工作,安心工作。”他说:“为人民办事,就要这样。只要你好好干,人民不会亏你的,干革命工作,最有前途了!”他参加革命十来年了,(三六年从东北军过来的),从前和他一块作饭的同志,如今,有的当上士了,有的当司务长了,而他仍是一个炊事员,但是,他从来不计较地位高低,职权大小,他说:“革命工作,不分大小,只要干的好,一样受尊敬。”
要问为什么他老当炊事员呢?他自己有个很好的问答:“自己不好好学习,根本斗大的字不识一升,连个条子都开不了,怎能当干部?”认识了这一点,他对学习就重视起来了。而且常劝那些不努力学习的小鬼们:“我老范因为学习不努力,不识字,在工作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头!你们年青青的,可要好好学啊!”
二、“艰苦的工作作风”
他虽然五十多岁了,但他的工作精神,谁提起来都连声称赞。去年夏天,他在校部当炊事班长。有几天,炊事员病的只剩下四个人了,而吃饭的人,大灶加中灶,却在一百六十口以上。他领导着四个人,早起晚睡,午觉也牺牲了。他亲手作大锅菜,中灶菜饭,和病号饭。来了客人,出差回来的饭,也都是他亲手去作。外带着还喂猪,担水……从早到晚,吹过息灯号很久了,他还在厨房里忙碌着。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四个人,都干的很起劲,把工作做的漂漂亮亮的使大伙的伙食没受到影响。后来,他到小灶工作。小灶客人多,他一个人做饭,更忙了。但他丝毫不嫌麻烦和疲劳,高高兴兴的,每顿饭都作得呱呱叫。学校搬家的时候,因为他年纪大,组织上决定叫他坐车走,可是他不坐。他说:“让别人坐吧,我可以走!”一路上,屁股没有挨到过车上。千把里路程,全是用两条腿跑的。他年纪大了,腿笨了,走起来自然是很艰难的,但是,他心里想:“能叫饭等人,不叫人等饭,无论如何。”这种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催着他的两腿,拚命往前赶。所以,虽然每次出发,他总得等队伍走好大一会了,才能将锅碗收拾停当,开始动身,而每次到达宿营地时,他却总是比队伍早到两点钟左右。首长们一到,水、饭都预备的周周到到,一点也不影响首长的生活。学校到新驻地以后,他在小铺当大师傅。每天,除作各种菜饭外,要炸十几斤面的麻糖,打二十斤面的饼子。三更起床,一起来,就站在锅边工作,一直到半夜才休息。饭,经常不能按时吃,大家都吃过饭好久了,他还忙着没吃饭呢。
三、不多下一两米!
他对我说:“真正对人民忠心,就要注意节约,爱惜公家的一针一线!比如学习的时候,不会写的字,先用柴棒棒在地上划,练会了再写到本子上,连一小块纸头也不浪费。”他作饭的时候,先计划好,不多下一两米,不多添一碗水,他说:“米下多了,吃不完,都糟蹋啦,水添多了,费柴火。”他未到小灶以前,小灶一天要烧一百多斤煤炭。他去以后,觉得那样太浪费,便想办法节省。首先改造炉灶,把炉条垫的前面高后面低,成斜坡形,使火容易烧旺;把炉条间,留上一指宽的缝,使烧不透的生煤块,不会往下漏;通火时,不从上面往下通,这样把生煤都通下去了,而从炉条底下,将烧透发黑乏炭,一块一块往下勾,不让一块生煤漏下去。这样一来,每天作同样多的饭,不用风箱只烧七十来斤炭。到小铺以后,仍然注意节约。每天一口大锅,两口小锅,从天不明烧到半夜,才平均烧四十斤柴火。
四、愿意在八路军里干一辈子!
他离开家十七八年了,出来时,家中丢着老母妻子,一直没有见过面,自己年纪又那末大,可是,他从来没想到要退伍复员,连请假回家看看的念头也没有。其实他家离驻地才三百来里。这次行军离家门不远,他也没绕回去看一眼。有的同志劝他:“老范,应该回去一趟呀!”他反而严正的说:“我今年五十多岁了,再干不了多少年了,革命事情还没干完哩!工作这样忙,还是工作要紧,回家是小事呀!”去年年底,他要求参加共产党。他说:“我在共产党的军队里十几年了,我知道共产党是一心一意给老百姓办事的,共产党就是我的家,我愿意在八路军里干一辈子!……”现在,他已经是一个终身为人民服务的,光荣的共产党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