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预测风云 防灾增产——记全国农业展览会气象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26
第3版()
专栏:

预测风云 防灾增产
——记全国农业展览会气象馆
王一平
走进气象馆,迎面就是一个大布景箱——可算得是大地和天空的缩影。天空一边是雨霁天晴,彩虹万里;另一边是雷雨交加,电光闪闪。面对着这幅图景,童年时代听过的许多关于雷公的故事一下子都会涌到记忆里来。现在当然没有人再相信真有雷公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仍然是很多人所担心的事,可是,当你参观了全部气象馆以后,风云可以预测、灾害可能避免的信念就更加增强了。
这里有十幅画,描绘了预测天气帮助农牧业生产的实例。
去年8月初,我国遭到强台风的袭击,十二级的台风在浙江海门附近登陆,直到河南开封附近才消失。这是近几十年来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次台风。气象台作了准确的预报,使得许多地方能够在事先作妥善的安排,减少了损失。安徽省动员农民抢收了二百三十四万亩早稻,又对没有成熟的庄稼采取了防台措施,因而在台风过境的时候,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这里还有许多电动图表和模型,它们告诉人们:气象侦察员怎样观察和记录每天的天气变化,预报员又根据什么规律推测未来的天气,各种灾害是怎样形成的,……
我国是个农业国,我们的祖先几千年以来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积蓄了不少的气象知识。在综合馆陈列着我国最古的气象资料:一块商代的甲骨上记载着当时天气变化的情况;还有一只相风铜鸟,是最早的风向仪。气象馆里还陈列着两千多年前的二十四节气图,那上面标明了每个节令的自然情况以及在这个时候该做那些农活。这是古人多少年经验的积累,我国农民至今还在以它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但是我国土地辽阔,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一个节气图当然不可能适合各地的情况,气象工作者们查了各地历年的气象资料和农事活动情况,同二十四节气图作比较,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二十四节气图上记录的情况只在黄河流域一带适合,到别的地方就讲不通了。像“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是我国许多地方流传的农谚,可是在节气图下面的一幅图表中,我们看到这句话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图上标明只有北京和开封等地恰好是“谷雨”断霜,在东北地区“谷雨”仍有霜冻,而在长江以南,大都不到“谷雨”就没有霜冻了。——这正说明了:黄河流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气象馆里有一幅很别致的全国地图,图上开着许多小橱窗,几个地区的景色一齐出现在人们眼前。同是清明时节,各地景色却大不相同。讲解员开动电钮,我们从北往南看:东北的农民正在整地选种;华北已普遍开始春耕,麦苗也返青抽穗了;再往南,在华中地区就看到田野里一片青绿,小麦扬花、秧苗茁壮;而在我国的最南部却早已插完秧了。图上还标明了各地的温度和雨量。细心的人在这里能发现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常识:原来我国并不是任何一处北方都比南方冷。从东部看,温度是由南向北逐渐减低的;可是在西部,拉萨的最低温度是摄氏零下十五度,成都的最低温度只有零下四度,而在新疆的吐鲁番还曾出现过四十七度六的高温记录。优良的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据说我国可吃的植物就有两千多种。
气象台的工作,不光是每天向大家预报未来的天气。他们还终年不断地记录、整理各地的气象资料,为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服务。盖工厂、修铁路、造林、筑水库都不能缺少气象资料,领导农业生产更是离不了它。安徽省的“三改”计划,就是参考了当地的气象资料提出来的。华东的农业部门,根据气象资料规划出来哪些地方是冬麦区、哪些地方是春麦区、哪里是半冬麦区。气象馆里展出了不少这方面的材料。还有两幅吸引人的小图,一是“东北大豆在安徽为什么结荚少?”一是“延边的‘青森五号’水稻在湖南为什么长不好?”图上有两地温度、雨量、日照的对比。农业技术工作者在这里将得到不少的启发。
在气象馆的后半部分,看到了我国近几年气象工作的一个概貌。一幅地图上起初出现疏疏落落几十个绿点,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气象台、站分布情况;接着出现了一张由成千个红色圆点组成的大网,这是解放后几年中建成的气象网,其中1956年所建的气象台、站,就差不多等于1955年以前几年建站数字的总和。1949年气象工作只有两项主要业务,还不能完全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现在已经能够公开广播全国气象情报预报了,主要业务也增加到十九项。
这些成绩距离实际工作的需要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差得很远;我国的气象工作者正在奋力前进。在“进一步探测大气层”这个布景箱展示了我国气象工作的方向。那里地上放的、空中挂的、水上漂的全是最先进的仪器,有无人自动气象站、水上漂浮站、还有雷达、火箭……。将来从五十公里以上的高空一直到海底的情况,都要探测清楚。气象馆出口处附近有一组画,表明科学家正在研究用人力来排云、消雾、降雨、消灭冰雹。气象工作者不但要窥破自然的秘密,还要做“呼风唤雨”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