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障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2-27
第3版()
专栏:

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障碍
董竞戎
我看了人民日报1月11日所载“社主任学会了新的领导方法”一文以后,感到像何政文同志以前那样生搬硬套地执行上级的指示,是当前农村干部工作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学会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来做好工作,是当前农村干部一个共同的要求。
我是湖南岳阳县广兴洲乡的总支书记。我是非常渴望学会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的。但是,我总认为农村干部的生搬硬套是有些被迫的,要学会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有困难的。我可以用几件亲身经历的事实来说明这点:在去年春耕生产的时候,为了实现“千斤区”的要求,不顾群众的反对,把双季稻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1%扩大到83%;最多的社种到94%。插下去以后,由于肥料缺乏,早稻生长不良,眼看收割季节就要到了,部分田的苗还是扁草,没有着胎。如果要收早稻,每亩只能收六、七十斤,并且晚稻又要错过季节;如果要犁掉改插糯稻或提早赶插晚稻,每亩可产四、五百斤。因此,群众纷纷要求犁掉早稻改插糯稻或晚稻。我们听到了群众的意见以后,随即把需要改插的田亩和改插的理由,用电话连续三次上报县委,县委指示:要加工培育,坚决不许改插。我被群众不断的反映所逼,同社干们到田间进行了察看之后,违背县委的指示,勉强答应群众改插,犁掉一千三百多亩早稻。随后我就遭到了县委的严厉批评,开三次县扩大干部会,都把我当作典型来批判。可是,结果怎样呢?全乡的早稻连好的在内平均每亩只收二百二十斤,晚稻收一百六十斤;而改插的平均每亩却收了四百七十斤。普兴社社员王庆生说:“我们不是壮起胆子改插几十亩早稻,险些要饿肚子。”
去年7月,正在抢收早稻插晚稻的时候,为了弥补早稻减产的损失,县委书记亲自和群众商量,找到了抢插二千二百亩洪田、增收一百一十万斤稻谷的门路,只要排干洪田渍水就可实现。随后情况变化,久晴不雨,二万多亩良田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江湖水位低落,不能灌溉,内湖水源断绝,要靠洪田蓄水抗旱,不能赶插稻谷。我们又两次用电话向县委反映情况,县委还批评我们不坚决。直到县委委员兼副县长李朗秋亲自下来察看,在群众意见的压力下,才停止了洪田渍水的外排。这一次,仅浪费了一些人工,没有遭到更大的损失。
这些事实使我总感到:生搬硬套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出了偏差,问题倒还不大;根据本地情况灵活地执行上级指示,倘若出了偏差,谁负责任?这是我们基层干部如何从实际出发、学会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来搞好工作的一个障碍。
如果要改变这种现象,我认为:一方面基层干部要加强主观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多倾听群众意见;另一方面,上级也不要把下面的工作步骤规定得太死,要大胆地放手地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还要很好地多多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倾听一下基层干部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否则,单要基层干部改进工作方法,那是不可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