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人与人之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03
第8版()
专栏:

人与人之间
弗先
十多年前,我从太行山回到延安的时候,会到一位久别了的老同志。闲谈中间,他忽然一脸委屈地问我:“你看我这人骄傲不骄傲?”
这位同志,各方面都是“老”的:年岁老,革命资格老,而且在学术界,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位老前辈。我当时答复他说:“在我,是没有觉得你骄傲的”。
他瞪着那对深度的近视眼,又问我:“你是老实话么?但是,为什么,在整风的时候,人们、尤其是青年同志们,很多说我对人骄傲呢?”
我想了一想,说:“我只是老实地说我的感觉,不代表别人。我之所以不觉得你骄傲,是因为我一向把你看作老前辈,来接近,只是尊敬你,却不想得到你的尊敬的缘故。你说,庙里的菩萨,受人膜拜,三跪九叩,他却动也不动,绝不理睬;然而,有谁说过菩萨骄傲的么?没有。那就是因为,人们进庙去,只是去敬礼菩萨,却毫不要求菩萨的回敬的。我不要求你的回敬,但别人未必如此。我对你如此,但对别人则不尽如此。别人之所以觉得你骄傲,大概是他们需要你的一点回敬,而你没有给予满足罢?但礼尚往来,这要求回敬,也是人情之常,所以你今后还是要注意一点。”
这老同志,待人坦率、认真、热情。他不会客套,有人去跟他谈某些问题,特别是书本上的问题,他总是尽其所知地谈出来;他知道的又多,一谈往往老半天,使得对方难得讲一句话的空子。但有时候,他又一言不发,因为他是不说假话的,而由于究竟有些老世故,所以关于某些事,关于某些人,他也不愿讲真话。这里面,思想方法上的缺点是有的;还因为年纪大了,大脑皮质的抑制作用已见衰退,就不免有些噜囌。知道他的脾气的人,是会谅解他的。但不了解的人,尤其是希望他多回敬一点的人,就觉得他骄傲或冷淡。
我把这意思也说给他听了之后,他笑起来了。
我还看到,这老同志,在工作上,只要别人认真地对他提意见,提得中肯,他是能采纳的;虽然态度之间,并没有露出虚怀若谷的样子。
我们也常常看见态度十分虚怀若谷的人。其中有一些,经常笑嘻嘻地请别人提意见,而且对意见,无不“接受”,但“接受”之后都置之高阁了;不过对提意见者也民主得很,决不打击报复。也有另一种人——在法国勒萨日的小说“吉尔·布拉斯”里面的一个故事,是作为典故而流传的:青年吉尔·布拉斯被一位大主教雇作秘书;那大主教,是以讲道的精辟著名的,但感到自己老了,唯恐“才尽”,所以再三叮嘱吉尔·布拉斯,要他随时注意讲义,一发现缺点,就老实提出警告;还说他如这样做,会得到提拔和奖赏;但是,只一回,吉尔·布拉斯提了一些关于字面的意见,结果就被辞退了。
生活的方面太多,人与人间的关系很复杂。人心不同、各有所需,所以也有所见,仅仅从个人关系上,同一个人,由不同的个人评论起来,是极不一致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例如,有的因为自己谦虚,所以对别人的骄傲就不敏感;但也有自己谦虚而容易看出别人的骄傲的;又有自己谦虚而能正确地看清别人的骄傲和谦虚的。又如,有自己骄傲,而对某些更骄傲者并不认为骄傲,却对某些不很骄傲者感到很骄傲的。也有看到别人谦虚却轻视之,而感到别人骄傲又尊重他的。也有,只计较言语态度而不计较行为的,或者不问辞色而专重行为的。这样,做人和论人,似乎很难了。
但也不太难。有一条出路,就是对人,对己,如果主要地“从政治家的眼光看问题,即从千百万人及其相互关系看问题”,从对千百万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上,从工作的效果上,从对广大群众的态度上,去检查和鉴定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而不只在这个和那个人的零零碎碎的印象上团团转,那么,就会简单一些,也会更接近正确些。
至于在个人关系上,我以为最好是能够先摸熟对方的特点,然后做到对于反射在自己身上的对方的某些缺点的“相忘”——这不是说不要看清,不要适当的提醒,而是说不计较。例如,对于一个抑制作用衰退了的老头儿,明知他免不了噜囌,就让他噜囌吧,多花一点时间,把问题谈清楚算了。实际上,凡是多年的老友,都能做到个人方面许多小节的相忘的。
但要普遍地对人这样做,自然也不容易;这首先要求一个人忠于千百万人的事业而“忘我”,不随时想到个人的得失荣辱。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政治上有修养的同志是做到了这一点的。我自己,看得很多,也懂得这样才正确,但往往还做不到,然而这是必须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