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欧洲自由贸易区”的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09
第7版()
专栏:

“欧洲自由贸易区”的透视
谢凡
最近一个时期内,“欧洲共同市场”的筹建工作密锣紧鼓,从专家会议到外长会议,从外长会议到首脑会议,一阵紧过一阵。在这同时,英国提出的“欧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也开始讨论了。2月7日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正式建议所有欧洲经济合作局成员国(共十七个国家,包括参加“共同市场”的六国在内)组成一个“工业自由贸易区”。2月12日欧洲经济合作局理事会会议讨论了英国的建议,决定成立由英国财政大臣桑尼克罗夫特领导的专门委员会来进一步研究和提出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计划。
“自由贸易区”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参加国之间逐步减低关税,逐步消除贸易限额制度。这是两者相同的地方。但是,“自由贸易区”同“共同市场”还有它重要的不同之点。“共同市场”成员国必须规定一致的对外关税;而“自由贸易区”计划规定各参加国可以保留自己的对外关税标准,即可以采用不同的关税比率。“共同市场”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自由流通;而“自由贸易区”计划仅包括工业品,将粮食、粮食制成品、饲料、饮料、烟草等农产品排除在外。“共同市场”不但规定商品的自由流通,而且规定各成员国间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自由贸易区”仅限于贸易方面,主要是市场的联合。“共同市场”将在煤钢联营基础上设立部长理事会、共同议会、法院等组织机构,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自由贸易区”则是比较松散的经济合作关系,各参加国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主权。
大家知道,提出“自由贸易区”计划的英国过去对于西欧“经济整体化”是不很热心的。西欧六国的“煤钢联营”,英国一直没有参加。1955年6月煤钢联营六国在墨西拿会议上提出建立“共同市场”和“原子联营”的计划以后,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采取冷淡的态度。但是在去年6月以后,“共同市场”的酝酿日趋成熟,英国舆论也逐渐转变了。到10月3日,麦克米伦在记者招待会上第一次提出了英国的“自由贸易区”计划。在苏伊士运河军事冒险失败以后,英国对西欧经济合作表现得更为积极。麦克米伦在上台后,立即邀请“共同市场”计划的起草人比利时外交大臣斯巴克访英,商讨“自由贸易区”同“共同市场”的联系问题。
英国态度的变化是有原因的。争夺苏伊士运河和侵埃战争的失败使英国的殖民帝国地位严重削弱。美国利用这种局势对英国步步进逼。保守党政府的威信扫地。英国的垄断资本认为,为了挽回自己的颓势,抵挡美国垄断资本的进攻,通过某种形式来加强英国同其他西欧国家的“联合”是得策的。
同时,英国也必须寻找一种对策来应付由于欧洲共同市场计划的进展而造成的局势。在这个市场里,占优势的将是英国在欧洲的主要敌手西德。
西欧是英国的一个重要市场,西欧国家(包括欧洲经济合作局成员国及其属地)在英国进出口贸易中各占25%左右,仅煤钢联营六国在英国进出口方面就各占12%到13%。但是,英国主要贸易地区还是英联邦,帝国优惠制是英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当“共同市场”建立以后,英国在对外贸易中就要处于左右为难的地位。正如麦克米伦在保守党年会上所说,英国如果处在“共同市场”之外,将使它对欧洲输出失势;如果参加“共同市场”,又将使帝国优惠制崩溃。于是,它就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企图一方面同“共同市场”参加国在西欧分享关税优惠的待遇,另一方面又保持自己行动的自由,继续享有帝国优惠制的利益,还把英国能够从英联邦国家以较低价格输入的农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之外。
当然,建立“自由贸易区”对英国来说也并不是没有“风险”的。近几年来,西德工业生产和对外输出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英国。在工业生产能力方面,1955年西德工业总产值较前一年增长10%,英国只增长3.5%,1956年西德约再增长8%到9%,英国却顶多只增长1%。由于西德劳动力廉、机器新、产品成本低、交货期短等等,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不过西德。在世界工业品出口中,英国所占份额从1950年的25.7%下降到1955年的19.8%,而西德所占份额却从7.3%增长到15.2%(3月份材料)。同时,目前英国和法国一样是西欧国家中实行高额关税保护政策的国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实施进口限额办法来维持贸易支付的平衡;而西德却是关税额最低和贸易限制较少的国家。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就要降低关税和取消限额,显然将使西德的货物在竞争中取得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内部,对参加“自由贸易区”问题存在着分歧。纺织、汽车等竞争能力较薄弱的工业垄断集团表现出很大的顾虑,要求采取更多保护措施。但机器制造、化学、电气等主要工业垄断集团以及同西欧经济有密切联系的金融垄断资本却主张积极参加。他们的逻辑是:反正西德经济是要复兴的,英国不同“共同市场”建立联系,也不能避免西德的竞争;而趁现在西德经济还未完全赶上英国之时参加这一类的组织,设法掌握领导权,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或许还会较易于约制西德经济的发展,或者把西德的竞争矛头转向别的方面去。
英国垄断资本也不仅只被动地应付敌手而已,它还有其谋求自身扩张的打算。目前,英国同西欧国家的贸易虽有逆差,但就主要工业制成品输出值来说,不论对全部西欧国家或对西欧六国,英国的输出总值是超过输入总值的。英国的垄断资本家不但力图利用这方面的相对优势地位来巩固自己在西欧的地位,而且还野心勃勃地想通过欧洲经济合作扩大英国在西欧的市场。
此外,英国报刊透露了英国垄断资本的一些别的打算,例如: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加强同西欧经济关系,进而吸收西欧国家剩余资本,补自己之不足,以便增加对英联邦和殖民地投资,巩固英帝国的殖民利益。把英镑变为西欧市场上贸易支付和结算货币,代替美元和马克,借此扩大英镑流通范围,巩固英镑地位。趁西德军火工业尚未完全建立和原子能工业还未发展之时,利用英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的先进条件,使英国在西欧原子能联营中占据首位,防止美国或西德垄断西欧原子能。但是这些都是英国垄断资本家的如意算盘,结果如何现在还很难预料。
“自由贸易区”计划包括十七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之间充满着错综复杂的利害冲突。在欧洲经济合作局理事会会议上,这些矛盾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了。
首先,英国关于把农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区”以外的计划,受到了除瑞士以外的所有国家的强烈反对;丹麦、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爱尔兰等主要依赖农产品输出的国家反对特别强烈。它们认为如果不包括农产品,它们的参加就没有意义了。
其次,希腊、葡萄牙、土耳其、爱尔兰、冰岛等工业落后、无力竞争的国家要求为它们作出特别优惠的安排和提供一笔专门投资基金。英国为扩大同西德的竞争声势,极力想拉拢它们参加,但是还没有找到能够满足它们要求的办法。
再次,关于六国共同市场的讨论已经证明,要在各个利害冲突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划一关税和市场条件等等是很困难的。在更为松散的“自由贸易区”内要在这些方面取得一致更要困难得多。法国已经表示,要“自由贸易区”也给予法国在共同市场六国间已经商定给它的一些优待条件的情况下,它才愿意参加“自由贸易区”。英国自己也希望保留在国际支付平衡困难时实施限额制度的权利。其他国家当然也都有各自的保留条件。“自由贸易区”如何在各种保留条件之间寻求协调,通过什么形式同共同市场联系起来,还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问题。
以上只是现阶段已经暴露出来的“自由贸易区”的内部矛盾。“自由贸易区”涉及的矛盾远比上述为复杂。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钩心斗角,远比起它们口头上所说的“合作”愿望要更为真实和强烈。在“共同市场”内部,主要的矛盾是法国和西德的矛盾;而在“自由贸易区”中,主要的矛盾是英国和西德的矛盾。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自由贸易区”还包含着一个目前还未十分显露的矛盾,即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英美之间的矛盾。美国战后一直鼓吹“欧洲整体化”,图谋把西欧国家组织在超国家性质机构之下,以便利美国垄断资本的控制。西欧垄断资本集团因在战争中受到削弱,对美国有所依赖,一向忍气吞声。近几年来,英、法等西欧国家生产有不少发展,出口增长,经济地位已经有所加强,它们对美援依赖已减少。同时,它们感受到美国垄断资本的威胁愈来愈大。因此,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就加大起来。在去年6月的英联邦会议中,艾登提出要建立“第三种力量”,把这个问题正式提上了日程。也正是这个时候,英国开始对“共同市场”计划表示兴趣。在苏伊士事件争执中,英国要依仗美国的支持,“第三种力量”的观念暂时受到了挫折。但在侵埃战争失败后,美国提出了露骨地要在中东完全取代英国地位的“艾森豪威尔主义”,于是建立“第三种力量”的呼声就又高涨起来。
“自由贸易区”在英国的计划中就是朝着“第三种力量”方向的一个步骤。当然美国也并不傻,所以在讨论“自由贸易区”问题时,美国就要求把对外关税限制在贸易和关税总协定的水平上,并且警告西欧国家不得对美国货增加歧视或限制。不过,看来华盛顿还认为,如果一味从正面来阻挡上述倾向的发展,倒不如顺势加以控制和按照华尔街的利益来加以运用。所以美国对“共同市场”和“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在提出上述保留条件下表示赞同。
从这种错综的关系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区”计划和“共同市场”计划一样,是一个帝国主义矛盾的产物。在它建立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勾心斗角的斗争。随着组织“自由贸易区”活动的进展,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英美在西欧争夺市场和领导权的斗争将越来越趋于剧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