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蜜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0
第8版()
专栏:

蜜蜂
诸葛群
前些天,报纸上报道了苏联农学家的实验:蜜蜂传粉能使农作物大大增产,例如使向日葵增产25%到30%,使黄瓜增产三、四倍。自然,蜜蜂的功劳还不止于此,它们还能生产大量的蜜和蜡。现代养蜂技术进步了,蜂蜜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试看最近开幕的全国农业展览会吧,湖北金水农场、辽宁锦州畜牧场等单位,每群蜜蜂每年可收蜂蜜三、四百斤以上。
人们都知道,每个蜂群里都有一个“蜂王”。其实,它只是一群蜜蜂的母亲。它出生后几天,外出跟雄蜂交尾一次,以后便一生在蜂群里忙着产卵。挺忙的时节,每天要产卵二、三千颗。这些卵的重量,比它的体重还大。
真正当家作主的蜂,叫做“工蜂”。它们数目最多,一个群里多的有八、九万,少的也有几千。我们日常所说的和能看到的,都不外是这种蜜蜂。它们发育不完全,没有性的要求,但工作热忱却很高,担负着蜂群里的一切工作。出生刚一、二天的工蜂,就担当起送饲料、喂小蜂的工作。不要小看这件工作,须知蜂王产出来的每颗卵,大约都须它们送进饲料约八千次之多,才能养育成蜂呢。稍大一些的工蜂,开始泌蜡造巢。这也是一桩辛苦的事,不过由于互相合作,一个蜂群常常能在一天一夜里造成一、二万个巢房。巢房一律都是整齐的六角形的,这曾使数学家大为惊讶,因为如果采用任何其他形式,都不能比这种巢房更坚固、更省蜡了。更大一些的工蜂,担负外出采集的工作。它们采集的范围,平常只在一、二公里以内的周围地带里。在祖国的南方,现在你已能看到蜜蜂在花丛中穿梭了;它们嗡嗡地振着翅,伸出长长的吸管(舌),紧张地吸着蜜,把蜜吸到腹部的蜜囊里带回巢去。蜜囊并不大,每次只能装载约四十毫克(一千毫克才等于一克)花蜜,带回巢后,还要排去约50%的水分,才酿成蜂蜜。蜜蜂为了要采集和酿造一公斤的蜂蜜,大概必须采集约八百万到一千万朵花,要飞行共约十三万公里。但是,尽管采蜜工作这样繁重,由于合力同心,集腋成裘,蜜蜂仍能采集大量花粉;譬如说,一个拥有四万采集蜂的蜂群,一天采得的花粉,就可多达二十公斤。蜜蜂采集回来时,在它的两腿上,你还可看到米粒般大的黄色或是紫色、灰色的东西,那就是两团从它自己身上刷下来的花粉。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蜜蜂采蜜时有这样一种特性:如果野外同时有很多种花开着,蜜蜂便会分组去采集,一组蜜蜂始终采着同一种花,决不随便改换。蜜蜂传粉效率所以有那么大,从这特性已可看出;因为植物一般只有用同种的花粉才能受精结实。现在,在苏联的农业中,已在用“训练蜜蜂”的方法,使蜜蜂按照人的意志传粉了。
工蜂一生勤劳不息,白天外出采蜜,晚上还帮助扇翅通风和酿蜜,帮助泌蜡造巢,直到死了为止。蜜蜂从来不肯死在蜂箱里,只死在采集途中;甚至它们的排泄物,也是在飞行时撒在外边,决不沾污箱内。在冬天,蜜蜂有几个月不飞行,这时排泄物就贮积在大肠里,直到春天才外出排泄。蜜蜂对不工作的成员好像特别仇恨,如果偶然碰见有某种原因而不工作的蜂,它们就迅速把它赶出箱外,毫不留情。如果有敌人(鼠、野蜂、盗劫的蜜蜂等)侵害时,一被守卫箱门的蜜蜂发现,它们会立刻奋不顾身,合群抵抗。所以养蜂人挺怕蜜蜂发生相互的盗劫,因为这时蜜蜂常常咬杀得一个不剩。
蜜蜂对不工作的同伴虽然那样不原谅,但在食料(蜜和花粉)不足时,却对同伴表现出莫大的同情心。要是食料不足,它们也会把食料公允地分配,近在食料旁边的蜂,决不利用地位大吃大喝,远离食料的蜂也决不少吃一些。正因为这样,在同一蜂群里,那怕有数以万计的蜂,也从不发生争食互殴的事。
最后还得说说有趣而又可怜的“雄蜂”。雄蜂在春夏季约有几百到几千个,身体硕大,除了春、夏间骋驰情场、追逐处女王外,就无所事事了。它尾端没有刺,所以连抵抗敌人的事它也没份儿。虽然,蜜蜂各自为群,防守森严,然而雄蜂却可大模大样,在各群间来往自如,乐得不可开交。可是好景不常,交尾季节一过去,这位懒公子便开始被厌倦了。起先,工蜂们限制它的食料;以后把它逐出箱外冻死,或者咬死、刺死,通常,雄蜂是没有一个能够度到衰老而死的。(附图片)
采集飞回的工蜂,两腿上带着两颗花粉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