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少数民族幸福生活的起点 罗大英谈四川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2
第2版()
专栏:

少数民族幸福生活的起点
罗大英谈四川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我完全拥护周总理、李副总理、陈副主席的报告。特别是我很光荣地参加了最高国务会议,听到毛主席关于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精辟分析和英明指示,感到非常兴奋。同时,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关于民族问题的指示,使我更加体会到毛主席、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正确,我感到全身都充满了力量。
现在我就四川彝族的一些情况作一发言。
我们四川省的一百万彝族人民处于奴隶社会。由于奴隶制度的存在,各方面都很落后,特别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压迫剥削,挑拨内部打冤家造成不团结。同时内部互相压迫,贩卖人口,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由于正确贯彻了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实行了区域自治,民族隔阂逐渐消除,民族内部的冤家械斗得到了合理解决,因而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的团结、平等、友爱的气氛。随着生产的发展,群众生活也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由于奴隶制度的存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群众觉悟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生活中,上下层普遍地认识到不合理的旧制度,是阻碍本民族进步的绊足石。劳动人民不安心生产,集合反抗的事件不断发生,生产得不到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所以人民积极要求改革。在这同时很多上层也请求、赞助早日改革。自始至终贯彻了和平改革方针上层人物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反复协商讨论后,于1956年2月在四川彝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截至1957年2月止基本上已完成改革了。人民生活和各方面都得到改善了。我们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对彝族人民的无限关怀和帮助。现在我把西昌专区少数民族的民主改革工作介绍一下,西昌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少数民族共有三十万人,其中彝族二十二万多,其他兄弟民族七万多人。全区共有二个自治县,十七个自治区,一百一十八个民族乡,九个杂居县,二十八个杂居区,六十三个杂居乡。我区于1956年2月起在宁南县开始了试点工作,在这基础上稳步地于6月开展了西昌、德昌、会理、会东等六县的改革工作。9月又开展了盐源、盐边、木里、金矿四县的部分地区。迄至现在除9月开展工作的四县还正进行外,总计约十四万余人口地区已结束改革,五万余人口地区正在进行改革,九万余人口地区即将开始改革(民族地区的汉族未算在内)。从改革的整个过程来看,自始至终贯彻了和平改革的方针,不论改革的初期与末期都进行了充分的协商;没有挖底财,不算老账,不进行面对面斗争,没有关,没有杀;对于四项财产多余部分除宁南是征收外,其余各县都是征购。根据中央不降低上层人物政治待遇和生活水平的精神,不论征收或征购地区对有困难的奴隶主都进行了照顾;在政治上从去年8月起,各县先后建立了县的协商委员会,上层人物得到了适当的安置,从已改的七个县来看,截至去年年底已安置六百二十八人,补贴了二百五十四户。随着工作的进展,今后还将陆续进行安置与补贴。这充分说明改革不仅没有使上层无出路,而且得到了光明的前途,真所谓使人人有饭吃,能做事的都有事做。改革中虽然已发生过少数干部执行政策上的偏差和工作的错误,但有些是不可避免的。缺点错误被发觉后,都已作了纠正或正在进行纠正。由于党的政策方针的正确,进一步教育了上层,现绝大多数人已感到改革并不可怕,逐渐认识到党的伟大、正确,认识到毛主席的英明,认识到长期团结是党坚决不移的方针。同时也认识到改革是少数民族谋求进步的唯一道路,是少数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美好幸福生活的起点。劳动人民彻底解放,生产发展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加强
改革后,劳动人民得到了彻底解放,获得了人身自由,劳动和组织起来的热情大大提高,生产已初步得到了发展,据已改七个县的统计,已组织了高级社十三个,初级社一百零七个,互助组一千一百七十五个。从组织较早的社看来,一般都获得丰收。如宁南县十一个社秋收分配结果,社社增产,其中最高的增产73%,最低的14%,平均也在30%—50%。就是单干农户,凡是经过改革的也都有很大增产。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如宁南县倮格乡支木果口社和团结社七十五户社员的调查,入社时有六十五户社员缺一至八个月口粮,占社员总户数的86%,入社第一年,秋收分配结果只有十六户缺一至三个月口粮,占社员总户数的21%。社员田阿黑的女人说:“往年我们的庄稼收完吃完,今年入社后,只要肯劳动再也不愁吃了。”
通过改革,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也加强了。少数民族人民觉悟提高后,认识到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旧制度及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长期统治、压迫造成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各族人民谋求解放、谋求幸福的党。因而,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赞颂毛主席“比亲人还亲,比父母还好”。由于认识的提高,历史上所造成的民族隔阂也逐渐消除,民族团结已增强了:如很多杂居区曾先后举行联欢会、座谈会等,解除了以往的隔阂与存在问题。此外,在民族内部关系上,随着改革的进展,很多以往悬而未决的冤家纠纷及上下层的冲突矛盾也随之得到解决。以上是民主改革的一些情况。兹提出两点建议:
一、彝族地区还缺乏技术,请政府在彝族地区创办各种技术学校,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员;
二、交通道路已经修了一些,但还不够,请政府大力在彝族地区发展交通事业。
这两点是目前彝族人民迫切需要而期待着的。以上发言是否妥当,请指正。(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