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比山高,比水长——中捷友谊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3
第6版()
专栏:

比山高,比水长
——中捷友谊散记
本报记者 李延宁
去年12月,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在捷克斯洛伐克作友好访问的时候,副团长李济深有一次曾说,中捷人民的友谊比那终年白雪皑皑的塔特拉山还高,比那流经七个国家的多瑙河还长。
在捷克斯洛伐克居住的日子里,我们经常感到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对中国人民所怀抱的深厚的兄弟感情,即使是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
有一次,我们参观了布拉格的哥特瓦尔德陵墓出来,走到陵墓前的广场上。我掏出火柴点了一枝烟。这时忽然从旁边走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满面笑容地问道:“你是中国人吗?”一面掏出一匣火柴送到我的面前。最初我不免有些摸不着头脑,经过同伴的翻译才知道:原来她希望交换我的那匣中国火柴,把它保存下来当纪念品。当然,我马上满足了她的要求,于是她和我们握了握手,高高兴兴地回到她的同伴们那里去了。那是一群参观者,从服装上看来,显然是从外地到布拉格来作集体旅行的。
在我们的办公处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门铃响了,你走去开开门,发现站在你面前的原来是位小客人,一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小朋友。他仰起头挺有礼貌地说了声“日安”,然后满怀希望地问道:“你能给我一张中国邮票吗?”
一张中国邮票或一个中国火柴匣,有时也会成为捷克斯洛伐克朋友的“珍藏”。这些看来很小的事情,却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对新中国深厚友情。
“你是中国人吗?”这是一句极为普通的问话。
但是在这句问话后面,往往就是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在布拉格工作的中国青年同志告诉我:一次他乘火车旅行,上车后坐在一位年老的农妇旁边,这位满面皱纹的捷克斯洛伐克老太太正在吃着她随身携带的煮鸡蛋。她问道:“你是中国人吗?”接着他们交谈了几句。一路上,他们互相以微笑致意。到下车的时候,这位中国同志忽然在雨衣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煮鸡蛋,不知这位老太太是什么时候给他放进去的。
我自己也有过一次有趣的遭遇,那是去年采访世界学生代表大会的时候。我在休会时坐在一张长椅上休息。走来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捷克斯洛伐克青年人,他打了招呼之后,便热情地问道:“你是中国同志吗?”
不到五分钟,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了。从交谈中知道,他是布拉格一所大学的讲师,教数学,在他的学生中也有中国留学生。他是大会临时请来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他正在夜校里学中文;接着便用不熟练的中国话讲了几句,并且问我发音是否正确。晚上,我们碰巧又在一个地方相遇,他掏出一本练习簿给我看,在这上面歪歪斜斜地写了许多中国字,每个字后面都用捷文注着读音和解释。他翻开后面一页,指着几行中国字说:“我不明白这些是什么意思,你能给我讲讲吗?”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说真的,最初一秒钟我几乎要大笑起来,原来那几行字是“蕉烟山房珍藏”、“老胡开文监制”之类,显然是从一块中国黑墨上抄下来的,难怪他不易理解了。但我的心情立刻就变为肃然起敬了,我不由得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极为开朗的好学不倦的脸。
我对他详细地解释了一遍,他点点头,把练习簿收了起来,说:“中国文字真不容易学啊!可是如果我学好了,我就可以懂得许多中国的事情了。”他告诉我,他懂俄文、英文、德文,但是中文对他来说是最难的一种文字了。接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听说中国要实行文字改革,不用方块字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作了说明,他点头说:“原来如此,这是对的。但是你知道,我是多么喜欢这方块字呀!”
到现在我还常常想到这位孜孜不倦地学着他既难懂而又心爱的中文的捷克斯洛伐克朋友。
不多几天以前,我们到距布拉格约四十公里的斯特拉基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年会。我们是作为新闻记者去采访的。但是从合作社社长到男女生产队员却不管这一点,他们仿佛把我们当作人民中国的代表来欢迎。丰盛的食品把我们的胃装满了,热情的话语把我们包围了。合作社的养鸡场长把鸡的照片和他自己的照片送给我。一个有收集邮票和旧钞票癖好的社员,从家里抱来了几大本册子,一定要我们欣赏一下他的珍藏。在年会上发言的人除了对他们的社务发表意见以外,都要向中国客人表示热烈欢迎。一个瘦而高的老人,是负责牛的清洁工作的,激动地高呼 “人民中国万岁”。会后这位老人又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兴奋得满脸通红,他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中国客人来到我们的合作社。”从邻近驻地来列席合作社年会的一位驻军军官,也再三要求我们:“下次到我们驻地来吧,来给士兵们讲讲新中国。”
他们向我们打听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的事情,从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和美国侵略的情形到目前中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位青年姑娘问中国农民种植什么东西,当我谈到很多中国农民种稻的时候,她爽直地说:“那么你们农民要买很多长统胶靴了。”我告诉她,旧中国农民很穷,解放后生活大大改善了,但是还不像捷克斯洛伐克农民那样富裕,还不可能穿了长统胶靴下水田。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点点头说:“但是以后一定会更富裕起来的。”
是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关怀着中国人民,希望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为我们的每一个成就而高兴。我还记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访问斯洛伐克时,斯洛伐克行政委员会主席斯特雷哈伊同志的亲切而谦虚的谈话。他在介绍斯洛伐克的农业合作化工作时说,“我们在农业合作化方面,还不能告诉你们说已像中国那样成就巨大,因此中共中央这方面的每一个决议我们都用心学习、研究,以求加快农业合作化的速度。”他问代表团的同志最近中国农业合作化的百分比是多少,一个团员回答说已达90%以上了。斯特雷哈伊同志诙谐地说:“那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祝贺你们了。”
我也记得,在代表团到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辞行的时候,不少中国代表纷纷赞扬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当时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同志诚恳地说:“进步是没有止境的,重要的是要不断前进,而中国向前不断进步的劲头是很大的。”当天晚上,在中国大使馆的招待会上致词时,他又照这个意思再说了一遍。
这种对于中国人民的热情鼓励,使在场的每个中国同志都非常感动。
现在以西罗基总理为首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已经到中国访问,中捷友谊无疑又将进一步加深。西罗基总理和代表团其他同志将有机会亲眼看到中国人民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同样深厚的感情,看到他们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建设成就的关怀,看到他们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各方面经验的重视和热心学习。(附图片)
美丽的布拉格夜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在捷克斯洛伐克访问时,受到热烈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