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全国农村广播网发展很快 对农业生产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3
第7版()
专栏:

全国农村广播网发展很快
对农业生产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本报讯 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事业,去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中,获得巨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农村广播站已有一千三百九十个,带喇叭四十四万只以上。除西藏外,全国半数以上的县和大城市郊区都已建立了广播站,吉林、辽宁、广东、福建等省已经县县有站和大部分乡有喇叭。所有喇叭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农业社、生产队、供销社、区乡政府、小学校等公共场所和广大农民的家里;少数分布在县城。有少数县和乡村安装的喇叭数量已经基本上普及到农户。如山西潞安县在三十七个乡、三百一十个自然村、二百八十六个农业社和一千九百四十五户里有喇叭三千一百二十只,平均二十户左右便有一只喇叭。辽宁省朝阳县西沟村二百八十户装喇叭一百五十多只,平均不到两户就有一只喇叭。如按平均每只喇叭有八十人收听计算,全国每晚有线广播的听众约达三千多万人。此外,全国还有将近三万个农村收音站。这样,有线广播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就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农村宣传网。广大农村群众通过广播已经和首都、省会连系起来。
农村广播网的发展,有效地便利了党和政府指导工作,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如浙江富阳和四川隆昌等县,去年曾运用广播站组织农民开展了“千斤粮”、“万斤薯”和“千车万担”的丰产、积肥运动。对增加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广播站还常常组织先进模范人物作典型事迹介绍,在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经验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广播站的天气预报节目,在配合生产、预防天灾、保苗保收等方面的作用也很显著。去年八月初大台风期间,江苏高淳县领导干部在台风到来前夕,利用广播动员农民连夜上堤,使境内固城、石臼、丹阳三湖湖堤和全部圩堤没有一处决口,并抢救了二百多亩已经成熟的早稻免遭损失。
另外,许多县的领导机关还充分利用了有线广播的迅速、及时的特点,向农村干部下达政策指示,减少了许多三级会议,节省了大批开会的费用和时间,使广大基层干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实际工作。广播站通过经常的时事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教育和文艺节目,也大大地活跃了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这样,广播站就得到了地方领导机关和广大群众的重视,使广播事业在群众中生了根。
(广播事业管理局广播网管理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