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的五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3
第7版()
专栏:

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的五年
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副院长 朱仲丽
到今年6月19日,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就要满五周岁了。这座医院的诞生和成长,象征着伟大的中苏两国人民的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友谊日益巩固和发展。短短的五年中,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在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新中国的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在医学领域内学习苏联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它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崇高的信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现在,苏联政府决定把这座象征着伟大中苏友谊的医院中的各种设备无偿地赠送给我国,这是苏联人民给予我国友好援助的又一具体表现,对于苏联人民这种慷慨无私的援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苏联专家领导之下的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在中国人民群众中进行的巨大的医疗工作。五年来,这座医院门诊部共接诊病人十一万五千多人,接诊次数达五十一万八千多次。接受住院的病人共九千三百多人。这些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很多患的是辗转各地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很多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在苏联专家高超的技术下面得到了挽救。广大人民群众对医院怀着十分感激和敬佩的心情,像神话一样地到处传诵着苏联专家为中国人民治病救人的故事。一些不能亲自来医院就医的病人,写信请苏联专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治疗问题。五年来,医院收到并经过详细回答的这类信件共达六万四千四百多封。
苏联医学新的医疗思想和观点,给我们以深刻的影响。苏联专家们在诊断和治疗时,特别注意病人的全身情况、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以及心情的变化。他们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疾病的发生同体内体外的条件都有关系。我们治疗的对象是病人,不是机械,所以要特别注意整体的情况和四周环境的影响。苏联专家不但想尽一切办法挽救病人的生命,并且尽可能地设法保有病人的劳动力,使其经过治疗之后,永远成为有用的人。如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帝国主义的汽油弹烧掉十个指头的志愿军战士王景瑞同志,由于专家给他作了开指术,造了一个新的拇指,使他重新获得了双手,再度成为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北京市一个劳动者魏俊杰患风湿性关节炎,双腿几乎要僵硬了,由于苏联专家的精心治疗,他的“死腿复活”了。
苏联专家们不但是把他们的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贡献给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而且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了高度的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不知疲倦地为中国人民治病。有一次,一个胆囊炎化脓患者辛克义病势危急入院,外科主任瓦斯克列辛斯基同志不吃饭马上作手术,夜晚就住在病房里,无微不至地看护着病人,因而使病人得救。为了抢救一位入院后突然吐血,血压降低,脉搏微弱,患脓胸的老年病人,专家未吃晚饭,整整地工作了一夜,直至患者转危为安。第二天,专家没有休息接着上日班。年逾六十的神经科老专家斯觉宾同志为了让病人很快地恢复行走,常常亲自扶着病人在病房里走来走去,鼓励他、锻炼他。专家们常说:“一个医师对待病人的态度应该以他对自己的亲人得病的态度去衡量他。”苏联专家和全院的苏联同志们这种高度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他们积极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榜样。
苏联专家还为我国培养了干部。1953年以前,医院的规模比较小,还只限于培养本院的医生。1954年,医院在新院址开幕后,医院接受了卫生部的委托,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开办了两期正规的专科医师进修班,共接受二百四十六名学员。此外,各科还零星接受了九十三名短期学习者。几年来,本院医生的成长情况和学员们的学习成绩,有力地说明了苏联专家培养干部方面的成就。例如:1949年毕业的几位青年外科医生,在苏联专家直接培养下,已经掌握了肺切除术、食道癌切除术,心脏动脉导管闭锁不全结扎、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切除术、心脏二尖瓣分离术、脾肾静脉吻合术以及低温麻醉操作等大手术。眼科医生们已经掌握了角膜移植、鼻泪囊吻合术等较复杂的手术。耳鼻喉科医生学会了一系列大手术,并应用苏联先进方法作中耳手术保存鼓膜。口腔科医生们学会了口腔内外、修复各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妇科医生也掌握了妇科各种复杂手术。
由全国各地派来我院进修的学员,他们在苏联红十字医院进修之后,都有了很大提高,回去以后,成为本单位推广苏联先进经验的骨干和积极分子。很多进修医师来信反映:他们从实际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在进修期间苏联专家所给予的热烈的关怀和教导。
五年来,北京的许多医疗机构里几乎都留下了苏联专家们的足迹和功劳。为了教学的需要,我院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病科、肺结核病等科分别在北京市第一医院、建筑工程局职工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院、结核病院等处负责了一百五十多张病床。在这些医院里,不仅经常由专家带领学员作教学查房和手术示教,而且帮助这些医院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困难。专家经常应邀到北京各医院去指导工作,对北京市的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苏联专家应邀到各医院去会诊解决疑难病症,这已是极平常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从1955年至现在的两年当中,专家外出会诊即有八百一十次。
苏联专家们在北京的学术活动,在我国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几年来,很多中国报刊上都登载了专家的文章,中华医学会及各分会和其他医学机关,经常邀请苏联专家作学术报告,本院每星期二、星期四下午所举行的分科报告会和全院报告会,以及两次学术年会也吸引着广大的听众。例如肺科专家奥斯特洛乌玛娃在1952年第一次把苏联肺结核病十大分类和苏联的防痨组织介绍到中国来。外科专家那格尼别达的“论癌肿的预防”一文,研究了患癌症的原因,并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措施。神经科专家契尔科夫的论文“脑力劳动者的卫生”,以巴甫洛夫学说观点深入地探讨了脑力劳动者的卫生问题,得到我国神经病学专家的重视。皮肤性病科专家叶果洛夫的“梅毒治疗方案”,伊勃拉基莫夫介绍的“苏联防治皮肤真菌病的经验”和他的“对一百二十九种中药抗皮肤真菌的实验研究”,在我国皮肤性病学专家中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在苏联院长列昂节也夫同志和达米林同志的领导下,我院近三年来开展的学术研究工作,是把许多中国医师的学习推向前进的一个强大力量。许多中国医师的在职学习情绪始终高涨。五年来,他们共作过学术报告九十七次,发表学术性文章共三百零九篇。
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在医院管理和医疗制度方面也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几年来,我国很多医院都已经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推行了科主任负责制、早会制度、医师总值班制、手术前讨论制、饮食制度、医疗保护制度、病人生活制度、药房管理制度等,并从实际工作中证明了这些制度的优越性。
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在我国的设立和它的全部活动,给了我国卫生保健事业以很大的帮助。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我国的卫生事业还处在幼年时期的时候,当我国的医务技术干部还不能满足革命事业迅速发展需要的时候,当我国的医务干部正在迫切的要求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经验的时候,苏联红十字医院的建立对于我们确是非常宝贵的援助。它不但为我国治疗了几十万病人,培养了几百名干部,而且它以自己的全部工作给我国的医院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典范,使我们学习苏联有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已决定在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第一个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我们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承苏联专家们的优良的医疗作风和许多优良的制度,今后要更好的学习苏联的先进医学经验,使这个医院不断地向前发展。
为了永久纪念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的功绩,我们决定把这座医院命名为“中苏友谊医院”。
亲爱的苏联朋友们就要离开我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岗位上去了!我们感到难分难舍!专家们虽要走了,但他们的工作精神仍深刻地留在我院全体职工的脑际,永远不会消失,永远成为每一个职工的工作榜样。
让我们向先后在苏联红十字医院工作过的一百二十六位苏联专家和其他医务人员表示我们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和增强伟大的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方面所作的伟大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