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一张照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3
第8版()
专栏:

一张照片
何为
春节时,到海防前线去慰问解放军的合唱队女同志中,有好几个是孩子成群的妈妈。在举行慰问演出后的第二天,合唱队员们三三两两地分散到各班去,坐在异常整齐洁净的木床边沿上,和战士们促膝相对地闲话家常。
有一个妈妈说:
“我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老大明年是一年级小学生了,刚刚开始懂事,小的断奶还没有多久,甚么事都还不懂,这两个孩子都还好办,只有那个在托儿所里的老二,似懂非懂,最难对付了。托儿所里拿来的家长联系簿上总是写着:上课不守纪律,欺负比他小的孩子……要是他回到家里,那你就别想有一点儿安静!可这孩子也有一件事叫他心服的,只要人家说:‘康康,你再不听话,将来解放军叔叔就不要你了!’他立刻就安静下来,比什么都灵。原来,他最担心的是将来长大了当不上解放军!”
木屋里顿时活跃起来了。十几个红光满面的战士们,开头还有些拘束,这时都快乐地笑了。妈妈们亲切的谈话使他们感到很大兴趣。他们大部分是1956年参军的小伙子,现在派遣在照明站里,配合空军部队一起担任守卫祖国领空的光荣任务。每当过年过节,也许谁也不会想到,这正是在遥远的海防和边防线上的解放军最紧张的时刻。他们说:“请妈妈们放心吧,为了孩子们,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再艰苦一些也情愿。”
窗外大雪漫天飞舞,屋子里一盆炭火温暖如春。
到了元宵节,慰问团和海防前线的战士们终于要分别了。行囊早已装载完毕,汽车的引擎声和喇叭声响成了一片,正要开车离去,突然雪地里来了一阵跑步声。一个全副装备的战士从几里外急急赶来,看模样似乎刚从哨岗上换下来。他好容易找到了那有着三个孩子的妈妈,先是立正,敬礼,接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来,音调朗朗的大声说:
“报告我们的亲人!这张像片送给您那个淘气的孩子,希望他快快长大起来,将来也成为一个保卫祖国、爱护人民的解放军!”
妈妈默然握着战士的手。那只冻得通红的手,想必是因为荷枪屹立在海岛上站岗过久了,被凛冽的海风吹得有些僵硬,可又是一只多么热情的手啊!年青的妈妈不知说什么好。滚动的热泪沿着脸颊流下来。马上她咬着唇瓣笑了。十几辆急待开动的大卡车行列就在路旁,如同在举行一幕庄严而又动人的赠别仪式。一片白皑皑的积雪前面,许多微笑的眼睛都闪着激动的泪花。
回家后的第二天早上,妈妈送她的第二个孩子到托儿所去,有意给那淘气的孩子一个教训,随身把那张解放军的照片也带去了。根据阿姨们的意思,妈妈先向孩子们介绍这张照片的来历,末了说:
“这张像片是解放军叔叔送给康康的,可是这样一件可贵的礼物应该送给好孩子才对,你们说康康该不该接受这件礼物?”
说也奇怪,一向对康康很有意见的孩子们,今天都一致举手表示赞成,连平日看见康康摇头的阿姨们,暗中也挤挤眼睛,有默然嘉许之意。这倒反而使妈妈有些困惑了。她正在踌躇,一个阿姨顺手把照片接过去,放在康康手里,鼓励他说:
“康康知道妈妈去慰问解放军啦,在托儿所里不再欺负小朋友了,上课也守纪律了,所以我们大家都同意把这件最宝贵的礼物送给他,他一定会学解放军叔叔的好榜样,小朋友们,对不对?”
“对!”孩子们一齐欢呼。
大家都看着康康。他今天穿得很整齐,白色蓝边的围涎布上也显得很干净。一双胖胖的小手捧着那张四寸照片。照片上的“八一”军旗下站着一个解放军,那解放军好像直对康康微笑,康康也对着解放军微笑。康康多么快乐啊!谁也想不到,他看了一会,忽然把照片塞到阿姨手里,一面吊着阿姨的脖子,贴着她的耳朵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阿姨惊奇地睁大眼睛,有些不相信地反问他说:
“你说把它送给全体小朋友,当真?”
康康仿佛有些不好意思,一双乌黑圆亮的眼睛特别可爱。他点点头,又看看自己的妈妈。
妈妈也有些吃惊,随即笑了起来,向康康点点头,意思说:“你做得对!”这个平日最惹人生气的康康,今天却把自己最心爱的礼物送给了大家!有一个小朋友拍起手来,于是所有的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地把手掌拍得很响很响。
现在这张解放军战士的照片还摆在那个托儿所里,在靠窗一个光线最明亮的地方。没有人知道照片里这个战士叫什么名字,大家管他叫解放军叔叔。当节日的夜晚,探照灯强烈的光芒扫过城市上空,孩子们都说,这又是照片里的那个解放军叔叔在打探照灯了,敌人的飞机再也不敢飞来了。2月28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