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三十二万城市移民在农村安家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4
第7版()
专栏: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三十二万城市移民在农村安家立业
本报讯 1956年参加垦荒生产的城市移民已经在农村安家立业。据黑龙江、浙江、北京、上海等十五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这批移民共有三十二万多人。他们大都是城市贫民、三轮车和人力车工人、临时工人、小商贩和其他无正常职业的劳动人民。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他们的生活有了确切的保障。
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很重视这批城市移民的安置工作,根据移民没有生产资料和缺乏农业生产知识等特点,把绝大部分人分散安置在有可垦的荒地但又缺乏劳动力的农业社里。这些老社因为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国家投资和贷款的帮助,移民的住房、农具、牲畜饲养、子女入学等问题都得到顺利的解决。有些地区则采取集中安置办法,帮助移民建立新的高级农业社,国家酌情增加各项投资和贷款,配备一些技术指导人员,使他们能够很快地掌握耕种技术。
开始,许多移民对新的生活不习惯,不懂生产技术,但由于他们有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当地农业社员热情地给他们多方面的帮助,许多地方又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包教保学的办法,这样,许多移民都很快地掌握了农作技术。江西省安福县插社安置的上海移民,在去年春耕生产中,许多人学会了犁田。妇女刘秀英在垦荒生产中砍伤了手,包扎后还同样干活。现在,他们已成为熟练的农业劳动者,也习惯于农村生活了。
随着农业社的增加生产,移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春节,黑龙江省集贤县兴隆山乡哈尔滨移民新村有60%的农户宰猪过节,大多数人添制了新衣。移民廉兴业以前在哈尔滨时卖过破烂,开过烧饼铺,蹬过三轮车,职业很不安定,去年干了三百六十个劳动日,收入九百元,生活过得挺美满。五十一岁的胡同礼过去生活比较困难,去年分到七百多元,全家吃用有余。 (祯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