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生了根 开了花 结了果 王海山谈湖北省实现农业合作化获得大增产的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6
第4版()
专栏:

生了根 开了花 结了果
王海山谈湖北省实现农业合作化获得大增产的一年
我完全拥护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指示和周总理、李富春副总理、陈叔通副主席所作的报告。今天我想就湖北省去年农业增产、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改善的情况,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意见。
湖北省去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农民组织起来后,他们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积极努力、艰苦奋斗,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仅完成了1956年的生产计划任务,还超过了1957年国家计划要求的指标。几项主要农作物的增产情况是:粮食总产量达到二百一十亿斤,比1955年增产二十二亿斤,超过1957年国家计划指标的15.9%。棉花产量四百万担,比1955年增产一百零八万担,超过1957年国家计划指标的30.7%。大豆产量六点六一亿斤,比1955年增产58%,超过1957年国家计划指标的24.3%。其它如苎麻、黄麻等作物也都超过1957年国家计划指标。过去湖北地区有人听说亩产千斤粮和亩产百斤皮棉,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去年已经出现了许多高额丰产的单位,有的地区的单位面积产量还打破了历史纪录。根据黄冈,孝感、荆州、宜昌四个专区的统计:粮食平均亩产千斤的区有六个,千斤的乡有二百一十四个,千斤的社有一千一百八十七个。平均亩产皮棉百斤的乡有十一个,百斤社有五百零六个。孝感县卧龙乡双台农业社双季稻六十三点三亩,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四斤,其中六点六五亩,平均亩产高达二千零二十三斤;浠水县兰溪乡群利社四十六亩中粳稻,平均亩产一千四百斤,其中二点一八亩,平均亩产高达一千七百二十斤。谷城县沈湾乡民乐社小麦四百三十亩,平均亩产五百斤,其中七点四亩,平均亩产高达一千零五十二斤。京山县合作乡石板社棉花三十七亩,平均亩产皮棉一百零九斤,其中一点零七亩,平均亩产四百零七斤。新洲县双河乡建利社的油菜一千零八十五亩,平均亩产四百四十一斤。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实行农业技术改革,推广先进生产经验和发挥集体力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特别是技术改革对农业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去年湖北省实行了“五改”,一季改两季或两季改三季的约有一百七十五万亩,增产粮食三亿斤;旱地改水田的约有五十万亩,增产粮食一亿斤;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的约有一百万亩,增产粮食一亿斤;坡地改梯田的约有二十二万亩,增产粮食二千二百万斤。连同推广优良品种平均增产一成到两成,总共增加八亿斤左右的粮食。农民在过去不少是理想的事情,在合作化实现后变为了现实。如罗田县石桥铺乡玉虹农业社,该社社员过去历年来经常遭受洪灾、涝灾、旱灾的危害,无法治理。去年组织了合作社,即针对这个具体情况,组织社员集中力量,展开了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他们修改渠道、排水沟,修改河道和堤防等工作,基本上消灭了三十年来灾害的威胁,仅就粮食一项,增产了十七万七千斤。社员们欢天喜地的说:“干塘变成了水塘,沙畈变成了米畈”。天门县徐黄乡团结社,他们在建社后存在着田多、田远和劳动力缺乏等困难。由于发挥了社员的集体智慧,去年一年中改制了三轮牛车,创造了棉花条播机、棉花双齿划行器等八种新式农具,节省劳动力达一万七千多个,克服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保证全社获得高额丰产。去年农业生产的实践证明了“八大”关于政治报告决议中指出的“在最近的将来我国还不能有很大的农业机械工业和化学肥料工业,还不能进行很大规模的垦荒,水旱灾害也还不能迅速根治”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农业已经基本上实现合作化这个优越条件,依靠合作社的集体力量和政府的支援,采取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等项措施,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完全正确的。
农业生产丰收,农业合作社进一步获得了巩固。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根据黄冈、孝感、荆州、宜昌、恩施五个专区五万四千一百四十四个社的统计:增产社占86.4%,保产社占6.98%,减产社占6.53%。从高级社的增产情况看,比初级社更加显著。据一万零九百三十四个社的统计:增产社占92.56%,保产社占4.36%,减产社仅占3.07%。另据上述五个专区二万零一百九十八个社的一百七十七万七千三百七十六户社员中的统计:有84.22%的户增加了收入,有7.86%的户不增不减,有7.92%的户减少了收入。自去冬以来,对于减产的社(户),也采取各项措施,努力发展副业生产等之后,已有30%的减产社转为增产社,40%的减产社转为了保产社。全省95%的农业社增产和90%左右的社员增加收入完全实现了。
农业合作化虽仅有一年的时间,但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事实告诉了我们,我国农民所走的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而勿容怀疑的。至于还有一部分人迄今对农业合作化有无优越性?或优越性大小?持有怀疑的态度,这主要的是他们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全面真实的情况了解的还不多,所听到的是某些缺点或错误的片面反映,因而也就很难得出正确的认识和意见来。例如有人反映说:“农民生活苦极了”等等。这里简要地介绍一下,我亲自考察大冶县的黎明乡和鄂城县新界乡的情况。这两个乡均为丘陵地区,可代表湖北地区一般性的情况。去年两个乡自然条件比55年要差,主要是秋旱长达五个月。但由于农民组织起来的巨大力量,战胜了旱灾,从而保证了生产计划的实现。黎明乡粮食产量五百五十三万斤,比1955年三定产量多一百二十万斤。新界乡以产棉为主,粮食次之,粮食产量为三百一十六万斤,也较1955年增加9%。他们都注意了副业生产,黎明乡收入十一万元,新界乡收入四万八千元。这两个乡同样随着生产的增长,农民生活都得到很大的改善,首先四留粮较往年提高了。黎明乡除交纳农业税和出售给国家的余粮合计为一百四十八万斤外,农民自留粮每人每年平均五百三十斤,比1955年提高了五十斤。该乡历年来都有一百一十五户左右需要救济,二百户左右缺粮的需政府供应,这些情况去年都没有了。有的还有余粮卖给国家。一个社员叫徐太章,在1955年还是救济户,去年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后,全家一年劳动收入高达五百元,除大人小孩换上新衣服外,还准备修建房屋。新界乡除自产的粮食全部留用外,政府拟调拨七十三万斤供应缺粮户,连同自产粮食合计,每人每年平均粮食五百五十斤,也较1955年提高了十斤。两个乡农民的食油也由每人每月四两提高到半斤。农民对农业合作化的好处,农业生产又获得丰收以及生活的改善是满意的。如安陆县巡店乡农民中流行的一首歌“共产党、好主张,合作社、生产强,谷满仓来鱼满塘,满圈肥猪遍山羊,日子一年比一年强”。当然,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生产不断的增长,逐步会获得满意的解决。
总之,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改造小农个体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这个伟大的革命,已在广大农村中生了根,而且开花结了果。当然我们去年领导合作社和组织农民集体生产,也碰到过许多新的问题,同时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中,一方面摸索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另一方面也发生过某些缺点错误且招致过失败的教训。对产生的缺点,主要是我们对中央指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贯彻执行的不够全面。在批判右倾保守之后,与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对于可能发生的某些急躁情绪预见不够。例如推广粳稻良种,在领导和群众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较大面积播种,忽视了因地制宜,没有坚持由点到面和群众自愿的原则,曾引起部分农民的不满。尽管去年全省早、中、晚粳总平均还较籼稻略有增加,但从我们工作方法上检查仍是错误的。再如合作社内经营管理方面,不少的乡、社干部作风不够民主,一部分干部办事还不够公道,少数干部有贪污腐化和违法乱纪的现象等。也反映了贯彻“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这个方针,我们在工作上还未做到家。对于这些缺点错误,有的及时发现后大都作了纠正或处理,去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发出指示,各地在深入学习“八大”文件,结合总结工作和整顿作风时,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将曾发生的缺点错误,通过好坏典型对比,再一次进行了较为深刻系统的检查和批判,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武装了干部思想,所有这些工作,都为进一步巩固农业合作社和争取今年农业生产的更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