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上得下不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6
第8版()
专栏:

“上得下不得”
马前卒
办公室在楼上,你要办公总得上楼。饭厅在楼下,你要吃饭总得下楼。所从事的任务不同,人是不免于上上下下的。可是,我们的有些干部,只许“步步高升”,不准偶有“下降”。仿佛“职位”不因“任务”而转移,而“任务”却须由“职位”而上下。正如懒汉吃饭,还得从楼下搬到楼上来:“上得下不得。”
我们之间,的确也有这样的一条习惯法:能搞总务或财务的科长,因故调到其他业务科,即使他并不熟稔这项业务,却也非当个科长不可的。等而上之,更不用说了。此中“玄理”何在,我不得而知。但据说,资本主义国家,今天某甲当了总统,明天总统不当,还可以去当律师什么的,习俗也并不以为怪。虽然他们的总统,不过是垄断资本的傀儡,上上下下,实质上全听“资本”命令。但社会习俗不以为怪,却是好事情。
我常想,人的灵魂终究是复杂得很的。一方面,承受了革命的锻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造,但另一方面,习惯势力却还常常隐蔽在灵魂的另一角落,随时会显出它的“鬼脸”。1949年我在某部做事,部的负责人估计形势发展,必须培养一些干部,为将来必须担负的工作作好准备,从东北调来六十多位革命干部。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这个“培养”任务,都要南下,理由自然是无不堂皇的。但其中有一个人却透露了一句“心底话”,他之所以不愿在中央,是因为“中央一根虫,地方一根龙”。你瞧:被他所亲手参加推翻的旧社会的这句“格言”,却偏偏在这个革命干部的灵魂角落里钻出来了。
我还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也是一个革命干部,在某部任事,为了加重他的工作任务,给他一个“头衔”。他得到这个“头衔”后,就向有关方面探询,一部之内,有这样“头衔”的有几人?回答是,仅有两人。于是他笑形于色道:“这样还好”。意思之间,如果有多人就显不出自己的“高妙”了。看来,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旧思想从他的灵魂里钻出来了。
可怕哉!习惯势力给予人们的灵魂的影响。
要抵抗住这种习惯势力,是必须有坚强的勇气的。习惯势力善于散布“窃窃私议”。一个干部曾经在某国家机关担任过比较重要的职务。但因他所业非所长,请求调职了。而所调之职,不过是一种普通业务,于是“窃窃私议”颇多:“吃不开呀!”“降职了呀!”“犯了错误了呀!”“没有地方去只好到这儿来呀!”直至这干部自己也觉得“怕真的是这样的吧!”于是不免发愁,而深深地觉得:人生天地之间,是必须“步步高升”的。
我以为,打倒旧社会的旧制度固然艰苦,但消灭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实在更困难。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扬“与民共甘苦”的革命传统。如果一味贪革命之功,以为天下是老子打出来的,那么,习惯势力将终会吞没他而远离了革命。到那时候,怕会变做“行不得也哥哥”,“上不得下亦不得”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