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深入检查备耕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8
第1版()
专栏:社论

深入检查备耕工作
现在南方地区春耕活动已经开始,北方地区也就要开始。在还未开始春耕的地区,春耕准备工作究竟做得怎样,是各地主管部门和党政领导机关都必须密切注意的问题。因为只有做好了准备,才能保证适时春耕,并且保证耕作质量,打下今年大丰收的基础。
去年有些地方由于经验不足,片面强调提前下种,结果提得过早,受了低温影响。另外有些地方由于准备工作做得不够,耕作粗放,又误了农时。这些都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今年条件比去年要好得多。全国农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合作化,大批干部调到下面去,加强了基层的领导,大部地区农业社有了物资储备和经营管理的经验。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问题也还不少。据农业部了解,很多地区物质资料准备不足;积肥的质量比去年稍好,但数量却相差很远,有的地方还不到需要量的一半;种子一般都留了,但由于保管不善,有霉烂虫蚀现象,而且品种不齐;农田水利工程在很多地方没有按计划修好;一部分地区耕畜瘦弱和死亡的情形严重,畜力缺乏。这种情况,在去年遭灾或原来基础较差的地区比较严重,但一般地区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去年丰收的湖北省,有些人老早就认为已经“万事俱备”了,但经过检查,到2月中旬全省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只完成30%—40%,积肥计划在先进地区只完成70%。如果只看到平均数字或情况较好的部分,就会使领导的思想麻痹,贻误大事。据山西榆次县检查,曙光等三十六个农业社已经全部完成积肥计划,并有四分之一送到地里;而东后沟等四十四个农业社却只完成计划的三分之一。因此,普遍检查备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检查备耕工作不仅是要检查种子、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的准备情形,而且也要检查生产计划和劳动组织。物质资料是否充足,对春耕生产有很大影响。但即使物资准备较好,如果劳力组织调配不好,到时候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也会使春耕生产发生障碍。生产计划是奋斗的目标和具体部署,订得低了,会降低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的作用;订得过高,没有实现的可能,也会使群众失去信心。因此,必须好好检查一下计划是否积极,是否可靠。去年有些地方在订计划的时候,由上到下,层层加大,以致计划偏高。今年一般地说,各地农业社订的计划比去年切实得多了,但也发现有一些农业社因为害怕再犯主观主义,又有层层缩减计划的偏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技术改革方面,去年有不少地方不看具体条件,盲目采用新技术,今年已经纠正。但是有一些地方又有一概否定技术改革的错误想法,这也需要注意纠正。技术改革方面的准备,也要深入检查。比如,扩大复种面积等工作,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就不免要重复去年所发生的缺点。
在检查备耕的同时,要检查小麦和其他夏熟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缺肥的要赶快追补,受旱的要及时浇灌,以争取小麦及其他夏熟作物的丰收。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发现了问题就要赶快采取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有些地方发现耕畜瘦弱、畜力不足,就立即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饲料,并组织人力送粪,以弥补畜力的不足。这样便收到了推动工作的效果。如果把检查和解决问题分成两个阶段,等检查完毕以后再去解决问题,那就晚了。
有的地方可能一下子检查出很多问题,却不可能一下子都解决。这就必须把问题排一排队,分别轻重缓急,对春耕生产影响大的先解决,影响小的后解决。至于并社、转社以及处理决算分配等工作,有的可以停止,等到麦收或秋收以后再做,有的可以在生产中结合处理。总之,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春耕生产上来,不能遇到什么问题就纠缠在什么问题上,也不能希望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完全解决。
检查备耕工作不要形成单纯查缺点,找毛病,而要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检查薄弱环节、工作较差的地区,也要检查工作较好的地区,把好的经验和好的办法加以总结和提高,推广出去,用先进带动落后,推动整个工作。
为了使检查工作有成效,除了自上而下地派干部深入检查以外,更重要的是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检查,把检查过程变成群众自觉活动和自我教育的过程。群众对去年的工作有什么好的意见,对今年争取农业大丰收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应当认真收集起来,加以研究,使各方面的工作都能迅速改进,领导水平能够很快提高。春耕准备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应当受到群众的表扬和鼓励,不好的应当受到批评教育。通过这样的检查,可以加强社员对于集体事业的责任心,也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今年在备耕中既要充分发挥青壮年农民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老农的作用。凡是要广大农民行动的,都应当同群众商量,并且广泛听取老农的意见。多数老农不赞成办的事情,一般地不要轻率地、勉强地去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