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发展茶叶生产 可以裕国福民 张志和就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里茶叶生产一项提出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18
第5版()
专栏:

发展茶叶生产 可以裕国福民
张志和就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里茶叶生产一项提出意见
我对于毛主席的讲话,周恩来主席、李富春副总理、陈叔通副主席的报告,均表示同意和拥护。
我现在就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供一点小小的意见,以备参考。
什么小意见呢?
我觉得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里应该着重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产茶区域加强发展茶叶生产,以裕国福民。
我国茶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已驰名世界,很多国家里的人招待佳宾,多喜用中国茶叶来表达热情。因此,我国的茶叶在十九世纪时最高年度的出口数量就已达到了二百六十万担之多。
茶叶的功用
世界各国的人喜欢喝茶,究竟喝茶有什么好处呢?
茶,从生理卫生方面讲,它能够分解脂肪、帮助消化、兴奋神经、恢复疲劳、沉淀化腐、柔软血管。从药理治疗方面讲,它能利尿强心、含?收敛,醒酒止痛、延命强精;并能治愈:痢疾、瘘疮、贫血、糖尿病、坏血病,而且是结核病的预防剂,飞行者的良药,还可以节约食米。
茶,对于人生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地不问中外,年不论老少,家家户户,男男女女,无不喜欢喝它。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把它当成同粮食一样重要不可一天或缺。内蒙古有“没茶喝,不能上马,不能下地”的说法,甚至有“没茶喝,拉不出屎来”的事情。茶叶对人生有这样的重要,所以它能畅销于世界各国。
后来,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对于茶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以致茶园荒芜,生产锐减,所有国外市场,大半为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所代替。解放以来,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提倡奖励,全国茶叶产量逐年有所提高,如以1949年为100%,那末,1952年是200.7%。1956年为292.7%;七年间将近增产到三倍,这可以说是增产很快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说明。但是这个增产了的数字,距离我国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还远,还不能满足生活改善了的广大人民的需要。去年夏天我去内蒙古视察时,人民就反映茶叶供给有些紧张,感觉不便。这说明我国现在的茶叶产量,不但不够供应国内人民的需要,也不够满足国际间的要求。我们看这几年的出口外销数量吧!如以1949年为100%,那末1952年是273.2%,1955年为262%,1956年为389.4%;七年之间几乎增加了三倍,这不能说增加的不快了,外销数量的逐年增加,也可说明我国同各国的亲善友好、经济关系是日益发展和加强的。但是,这个数字还是不能满足欧、美、北非、中亚、南洋、苏联、新民主主义各国的需要。因此,增产茶叶在目前是很有必要的。
增产茶叶不会同粮棉争地
增产茶叶是否会同粮棉争地呢?
我以为是不会的。
因为茶叶适于生产在丘陵地区和山地,其高度要在二百五十米到八百米之间才行,而且是高度愈高愈好。如能高到终年在云雾中更好。我们不是听说过赞美蒙山茶好的一句话是:“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吗?蒙山顶上茶所以好,就是它终年在云雾中的缘故。我们又知道湖南洞庭湖的君山茶、福建的武夷茶和其他的名茶所以四远驰名,也是由于同样的理由。这里附带说一说为什么山高雾多的茶叶品质就好呢?这是因为茶叶在生长中少受太阳光线的紫外线的照射,它所含的重要成分如茶素、丹宁、维生素C、芳香油之类就比较丰富的缘故。自然,还有其他雨量、温度、土壤等天然条件和施肥、中耕、除草、驱虫等经营管理不同的关系。这就是说,茶适宜于种在高的地方。而粮食呢?则适宜于日光照射充足的低地。由此可知,适于种茶的地方,不一定适于种粮,而适于种粮的地方是不适于种茶的。这样,自然就说不上种茶会有同粮棉争地的矛盾了。
增产茶叶的三大好处
种茶,有什么好处呢?
种茶的好处:
第一是种茶的收入比种粮食的多。
种茶的地区,大都只能种玉米(包谷)、白薯(红苕)豆类等杂粮而不适于种黄谷(大米),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为便于说明,姑以黄谷来比较吧!现在一般黄谷的产量,低的以亩产五百斤计,每斤价四分,收入二十元。高的八百斤到一千斤,收入三十二元到四十元。而种茶呢?以最低亩产一百五十斤计,每斤价三角,收入四十五元,最高产三百四十斤,收入一百零二元。(杭州十月茶合社1955年亩产一百四十三斤,最高产三百四十六斤。安徽祁门茶叶试验站亩产三百零六斤。福建安溪县萍州茶合社亩产一百一十二斤到三百二十斤。湖南湘潭群峰茶合社亩产一百一十六到二百一十四斤。)两相比较,种茶的收入,实在比种黄谷的要多一、两倍。如以玉米或白薯来比,相差更多。由此可知,种茶比种粮的收入要多些,是很明白的了。既是种茶比种粮的收入多,所以我们宜在适于种茶的地区大力提倡种茶,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发展多种经济的指导思想的。
第二是扩大外销、换取外汇,增加国家积累,加速工业化。
浙江省解放后六年来,只是国家经营出口的茶叶,就可换回钢轨三十九万八千六百七十五吨,这些钢轨,可以铺铁路四千六百余公里。我国产茶的地方,有十五个省计六百余县之多,假如每个省的产量都像浙江一样(自然,现在有些省区的茶叶产量是不一定赶得上浙江的,但也有好些省区如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等,是可以赶上或超过浙江的,如均大力发展,都是可以赶上的。)换回的钢轨,就可以铺铁路六万九千多公里,这个数字,将超过我们现在所拟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预定新修铁路八到九千公里的七倍还多。由此,可知增加茶叶生产、扩大外销,是很可以加速我国工业化的。
第三是增强各国友好亲善、和平团结。
我国,同社会主义阵营各兄弟国家和民族独立各国都是有相互经济往还援助的,它们以工业品的机器来帮助我们,我们以他们最喜爱的茶叶去供给他们,彼此以有易无,双方皆利,这是巩固友谊、加强团结的最好办法。
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尽管高筑障壁,企图阻止双方人民的往来,但茶叶是它们的人民最喜爱的,我们如能以茶叶供给它们,障壁虽高,是不能阻挡这一亲善使节的。这样,就可以达到各国人民亲善往来以至团结友好、维护和平的目的。
由此看来,增产茶叶,对于人民,对于国家,对于世界和平都有很大好处,是很明白了。增产茶叶,既有这么大、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我建议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里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茶叶生产,以利国福民。
发展茶叶生产,是否会妨碍工业化呢?
发展茶叶的投资,为数并不要好大,只要我们重视发展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纠正重粮轻茶的现象,合理规定茶叶收购价格,酌量向合作社或国营茶场投资,并培植茶叶人才,就可能办到,不但不会妨碍工业化而且会促进工业化。
茶叶是多年生植物,从播种起,要五、六年以后才能开始采茶,就是说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培植,也要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才有收获。那个时候,我们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需要茶叶,一定更多,我们的国际贸易经济交流,一定更加频繁。而我们现在又还有很多荒山荒地正待开发经营、增加生产,所以此时即应着手计划发展生产、扩大茶区,才能适应国内人民、国际友邦的需要,不然,就会落后于客观要求。
这一小小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最后,祝大会成功,同志们健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