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合作化正在改变着甘肃农村的面貌 周祥初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1
第3版()
专栏:

合作化正在改变着甘肃农村的面貌
周祥初的发言
我是来自甘肃的,这次到京参加政协会议,有机会听到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上的报告,使我得到很大教育和启发,除表示衷心拥护外,想就甘肃的一些情况,作如下发言:
甘肃,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往往容易被误解为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省份,这种误解是难怪的,因为甘肃解放前不论在经济或文化方面的确都很落后,不仅不能与沿海地区相比,就是与内地一些省份比较,也都有相当的差别。但这种落后状况,在解放七年多以来,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特别是当去年全国社会主义高潮到来之后,甘肃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的,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确实使人很难想像。例如现在的兰新铁路已经修到了甘新交界;兰包铁路,已跨过黄河大桥,修出兰州将近百公里,预计明年6月在银川接轨;西武铁路、兰青铁路也已勘测,可以说将来全省铁路是四通八达。公路除了一个县外,现在也达到了县县通车;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上最险峻的阴平古道(即武文康路)现在也修通了。刘家峡、青铜峡的水利工程正在勘建。此外,像酒泉盆地储油面积的不断扩大,镜铁山铁矿和山丹新煤田的发现和兴建,这都说明甘肃的地下宝藏是极其丰富的,特别是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蕴藏之多曾被誉为是中国的“乌拉尔”,许多大型工厂,如电力、水泥、机械制造、石油加工等等也都陆续兴建了起来,这些都使得甘肃的面貌大为改观。
总之,1956年对甘肃来说,确是一个伟大变革的一年,各个战线上所获得的成绩都是显著的,这些成绩我不能一一详述,只就农村的一些情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们省政协,去年除了其他方面工作以外,对农村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进行过两次视察。去年年初,当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报告和党中央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草案)之后,我们曾召开了一次常委扩大会,首先检查和批判了各种右倾保守思想,特别对所谓“甘肃落后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接着又深入讨论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执行“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具体规划,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修改和补充意见,而后又召开了农业地区民族上层和宗教界人士座谈会,今年1月又对本省“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组织了讨论,通过这些学习、视察和讨论,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澄清了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模糊思想,同时,也对合作化以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前途,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那么,甘肃地区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情况究竟如何呢?我的回答是:增产了;虽然有些地区去年还受到旱、风、雹等灾害,但还应该不容怀疑的说:在全省范围内是大大丰收了。
甘肃全省粮食1956年增产了二十六亿九千多万斤,总产量达到一百零九亿六千多万斤,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增产指标;棉花增产了九百四十六万斤,总产量达到二千零八十万斤;油料增产了一亿一千八百万斤,总产量达到三亿七千多万斤。扩大灌溉面积四百三十六万亩。植树造林三百五十万亩。开荒二百一十九万亩。这样的增产速度和发展规模可以说在甘肃的历史上真是空前的;肯定的说,没有合作化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总之,从合作化以后,甘肃绝大多数地区,去年农业生产情况是良好的,农民的收入也增多了。据了解,在参加全省去年秋收分配的合作社中,约有85%到90%的社都增了产,一般比前年增产35%左右。秋收决算结果,农业社一般都将总收入的65%到70%分给了社员,因而有85%社员的实际收入,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一般的增收25%到30%;7%的社员可以维持1955年的收入水平;只有8%的社员,实际收入有程度不同的减少。这就说明,尽管有少数的社还办的不够理想,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甘肃的农业社应该说是办得成功的。因而农业社保证了绝大多数社员,增加了实际收入,而农民的生活,也比之合作化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中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少吃缺穿的情况。同时,合作化以后,也使农村中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生活有了保障。文化教育、交通事业都有很大发展。因此,从这些事实来看,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村的面貌,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正在逐渐改善。虽然合作化只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但合作化的优越性,已经展示在农民的面前,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这是走向富裕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当然,在去年合作化的过程中,也确实还存在着缺点或错误。如像我们所知道的,有些地方农村干部还有强迫命令作风;有些合作社劳动组织不当,非生产人员太多,以及社的管理不善,对副业生产抓的不紧,推广高产作物还有盲目性等等,所有这些都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有些并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使少数社的社员经济收入有所减少。但这些问题,就我个人看来,主要是缺乏办社经验、社干太弱,以及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有毛病,而不是由于合作化制度本身不好的结果;同时,我也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应当看作是前进中的缺点,它不是主要的方面,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因此,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了合作化以后工作中暂时存在的缺点错误,不看到整个合作化制度的优越性,那是不实际的;如果只看到坏的一面,不鼓励好的一面,也会损伤农村中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对甘肃农业方面的一些看法。另外,我想简单谈一谈散在社会上的一些旧知识分子的问题。据很多人谈,这些知识分子各地都还不少,就全国统计,恐怕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人适当的加以培养使用,也不能说不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相当的一部分力量,这是我们祖国的财富,我建议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作一次全面的调查和登记,逐步的加以安排,使这些人对祖国建设也有贡献力量的机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