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注意培养公路技术人才 周凤九提出筹建公路学院的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1
第4版()
专栏:

  注意培养公路技术人才
  周凤九提出筹建公路学院的建议
我衷心地拥护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的报告。我完全同意陈叔通副主席所作的报告。
我是一个公路工作者,请允许我在这里反映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些情况,和谈一下个人的意见,请指教。
甲、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些情况:
1、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方面:解放后的几年中,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在党的指导和鼓励下,在广大的祖国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付出了他们的劳动。他们冒着各种不同的恶劣气候,克服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条件。他们修过了最长的世界屋脊上的公路,也在祖国的极南边贡献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几年来他们在自己的业务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教育和锻炼。
2、在高级知识分子的问题方面:自从去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高级知识分子的问题”的报告,宣布了对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后,我们公路科学技术界的同志们和全国知识分子一样,得到新的鼓舞,感觉党和政府对我们亲切期望和关怀,使我们在工作中提高了责任感。在这以前我们公路工程技术人员中确有很多人,只顾勤劳地工作,不肯大胆反映意见,存在着顾虑,奉命惟谨,不敢争鸣。现在我们中间的不少人,已有了转变,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还有些人对这个方针体会的不够。所以在我们技术人员中间对这个方针还需要继续贯彻,进一步地发扬民主,以便能把我们的力量更好地贡献给国家。因此我衷心地拥护毛主席对于这个方针的新指示。
3、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方面:过去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学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对于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起初是有些抵触的。在经过苏联专家的热情帮助,和翻译苏联书籍的大量发行以及通过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普遍地有了认识,深深地体会到苏联技术的优越性,和苏联制度的合理性。因此引起学习苏联的热潮。
但是我们过去在工作中由于学习苏联经验不深不透,也个别地发生了盲目应用生搬硬套的错误。我认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除了具体地学习它的科学技术内容以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和运用方法,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反而会失去了它的优越作用。自从党中央一再提出克服在工作中教条主义的指示,并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后,我们一般地克服了学习苏联的片面性。今后我们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在以学习苏联为主的原则下,接受其他国家和我们自己的先进经验,反对教条主义,来搞好我们的公路建设事业。
乙、个人的意见:
4、此外我还想趁这个机会反映一点小小的意见,供大会的参考:
公路事业在国防上和在国家经济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是各位委员所熟悉的。它的科学技术性很高,凡属路面桥梁等的设计施工,都有它的技术复杂性,可是现有公路技术人员非常缺乏。1956年全国地方道路一般地质量不高就是缺乏技术指导的缘故,因此如何合理培养足够的公路技术人材,是当前应该注意的事。解放后,各经济部门都有它的高等学院,来培养专业人才,惟独公路还没有建立起单科性学院来准备它的后备力量(苏联现有五所公路学院),交通部为了填补这个空白,去年商得高教部的同意,经国务院的批准,在河北通县筹建公路学院。已集中了百余教师在进修。并建筑了一部分宿舍。但由于去年年底的上级指示而缓办了。交通部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并根据政府的增产节约精神,重新拟定一个规模较小的公路学院筹建计划,送请上级考虑决定。这个新方案是充分考虑了国家财力情况,并符合公路建设迫切需要的。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如果这个计划不能实现,那末事实上将会造成不可补偿的损失。这是我从公路工作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一定全面。希望有关部门权衡轻重,研究考虑。(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